关灯
护眼
    这是我做书童的第三天。

    陪着李白练剑晨读后,我来到对面的山中,随手摘了一捧野花,回家后找了一个椭圆形的陶罐插上,准备摆到李白的书房。

    当我拿着花来到书房时,李白还没出去。

    "少爷,今天不出去了吗?"

    "不出去了,师弟他们要来这里吃你做的鱼。"

    "你怎么不早说?我好准备准备。"

    "现在准备也来得及呀,鱼不是要吃新鲜的吗?"

    我无话可说,只好叫上紫衣捕鱼去。

    早上的潭水冰凉刺骨,我怕紫衣下水后被冻生病,就问道:

    "有钓鱼杆没有?我们钓鱼吃。"

    "有,还是在青莲时少爷买的。"紫衣说完,蹦蹦跳跳的回家去把鱼杆取了来。

    我用小刀在竹林里挖了几条蚯蚓,挂到鱼钩上做鱼饵。半个时辰的功夫,我们就钓到了四条鲫鱼。

    当我和紫衣提着鱼回到家的时候,李白的几个师弟和他的另几个朋友已经在书房里高声讨论了。

    听说我们钓了鱼回来,都争着来瞧瞧:"紫衣,你们去钓鱼,为什么不喊我们。"李白的师弟说道。

    "我怕打扰了你们的讨论,没敢喊你们。"我说道:"今天中午要吃,也没敢学姜太公,所以没时间陪你们玩。"

    "月华,姜太公是谁?钓个鱼,为什么要学他。"李白好奇的问道。

    我忽然意识到又多嘴了:"因为姜太公钓鱼,不挂鱼饵,愿者上钩。"

    "还有这等人,那他何时吃得到鱼哟。"李白的朋友道。

    "这不是吃不吃得到鱼的问题,姜太公钓鱼,恐怕是在等待发现他的人。"李白说道。

    "聪明,姜太公是一本小说的主人公,本领高,却得不到重用,所以整天坐在江边钓鱼,却不挂鱼饵,就是为了等那个重用他的人。"我给李白解释道。

    李白的朋友师弟们却异口同声地说道:"原来如此。"

    "我可不学姜太公,太冒险了。如果一直等不到那个发现他的人,那他这辈子岂不什么也干不成。"李白说道。

    就这个问题,李白他们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我拉着紫衣,悄悄的进了厨房。

    "月华,把我的好茶拿出,再把这束花拿到读书台上去。今天我们上读书台聚会去。"

    李白说完,拿起书桌上的纸笔墨砚走向潭边的读书台。其余各人依次而上。

    读书台上,气氛热烈,时而高声诵读,时而热烈讨论,时而寂静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