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成都,唐军大营。

    常遇春有点苦恼。

    原因嘛。

    蜀军虽灭,但刘璋没死。

    还有,许多刘氏宗亲,都还活着。

    这些人,对唐军来说,会是不安定的因素。

    常遇春思索很久,作出决定:“这群人,必须都得死。”

    于是,某天某夜。

    成都城内,多处房屋,燃起大火,还发生混战。

    而常遇春,带兵平叛。趁机斩杀刘璋,再围剿刘氏宗亲。

    这场祸乱,被称之为‘刘璋复辟’。

    这事儿,影响很大。对大唐统治蜀地,有一定的影响。

    蜀国的降臣,都愤怒非常。

    但是,他们刚被灭国,不敢说三道四的。只敢私下谩骂常遇春。

    蜀国的百姓,也有点怕。他们担心,常魔王乱杀人。

    不久之后。

    李贰罢免常遇春的军职。

    再让薛仁贵,坐镇成都。

    至于,蜀国降臣,会被送到奉天。他们多数人,会成为富家翁。也有少数人,成为大唐官员。

    而法正,因为才华很好。被封为礼部员外郎。有了官身,法正就能更好的,照顾刘瞻。

    一个月后,奉天皇宫。

    李贰呵斥常遇春一番。

    而常遇春呢。老实认错。

    君臣两人的交谈,就像平常聊天一样。

    这让大唐的言官们,非常不满。他们觉得,常遇春十恶不赦,要从重处置。

    而李贰,直接发火。怒喷这群言官。顺便还罚他们,三个月的俸禄。

    这样明显的偏帮。让众人,大开眼界。

    李贰不在意这些。把常遇春,安排到呼伦贝尔,坐镇一方。

    当然,其余的召唤将领,都坐镇一方。

    至于治理,也交给召唤的文官。

    李贰执政思想是,刚统一天下,主打休养生息。一切事务,以稳定为主。

    ……

    时间过得很快,一下子,就来到贞观六年。

    大唐各地安定,百姓丰衣足食。

    奉天皇城,召开朝会。

    李贰下发两道圣旨:

    一、命太子李治,监国理政。

    二、台湾以南,有吕宋。如今,朕将吕宋诸岛,分为两份,封于皇子李宽、李恪……

    所有群臣,都惊呆了。都吵吵起来。

    “陛下春秋鼎盛。为何让太子监国。”

    “是啊。太子才二十出头,就监国。靠谱嘛。”

    “把两位年长的皇子,分封到海外,这什么操作。”

    “难道。这是为太子铺路。”

    ……

    “聒噪。”

    马周制止众人,然后出来解释。

    监国嘛。前朝有过。大家很容易理解。

    当然,李治只管政事。大唐的军权,还在李贰手中。

    接下来,重点要讲述,吕宋之事。

    此时的吕宋,在蛮夷手里。

    所以,两位皇子,必须自己领兵,夺取吕宋的封地。

    每位皇子,将分配九步兵、一千水军。另外,可开府建衙。自行招揽两万士卒。

    最后,跨海出征,会有大唐水师护送。

    这一样说,所有人,都理解。

    散朝之后,两位皇子,就忙碌起来。

    先说皇长子李宽,他的母亲,是乐浪韩氏嫡女。

    因为韩家,很早投靠大唐。如今,他们已经是顶将世家。

    这次出吕宋。韩家会全力支持。

    ……

    皇次子李恪,母亲只是婢女。

    但他的岳父,是袁谭。他是降臣,呆在奉天,总觉得不安心。

    如今,李恪去吕宋,袁谭非常愿意跟随。

    袁氏也是顶将家族。能帮助的地方,也非常多。

    ……

    去海外生存,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机会。

    奉天城中,有许多降臣,他们的生活,很不痛快。他们一直担心害怕,突然某一天,小命不保。

    所以,有一些人,会跟风一波,离开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