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聊到2005年的国内互联网格局,

    不得不从千禧年的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开始说起。

    千禧年是国内互联网历史上特殊的一年,中国互联网进入了1.0时代。

    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在美国上市,一时风头无二。

    后世互联网三巨头bat,此时都还在低调发育,qq号码申请还要收费。

    不过,往后20年的互联网格局已经基本成型。

    千禧年也是世界互联网历史上的特殊时刻,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年的历史最高点5048一路跌到2002年的1114,

    纳斯达克市值蒸发了三分之二。

    不少明星公司市值断崖式下跌甚至关门歇业,一大批程序员失业转行。

    只有不到一半的互联网公司苟延残喘活到了2005年。

    国内互联网公司最具有的代表性事件,

    养猪场的股票沦为仙股,在长达一年时间里股价低于1美元,差一点强制退市。

    国内互联网公司,最后靠着运营商奶了两年多才缓了过来。

    运营商拿什么奶了这么多互联网公司呢?

    答案是,2块一条的手机铃声。

    在90年代,最早的手机铃声跟普通电话机一样。

    “叮铃叮铃”的响铃,就是只有一个简单的音阶。

    大概2000年前后,有4个音阶铃声的手机发布了,大家称之为4和弦的手机。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手机厂商开始了一场和弦铃声的军备竞赛。

    各大手机厂商不断推出更高和弦铃声的手机,4、8、16、24、32、64、128和弦不断升级。

    这个竞赛跟10年后的手机拍照像素竞赛一样。

    从16和弦开始,铃声就能使用一些流行歌曲了。

    网络上就有了配套的和弦铃声下载服务。

    注意这个和弦铃声和可以播放mp3是两个概念。

    当时能够播放mp3的手机,只能用耳机听,外放喇叭音质惨不忍听。

    那时候的手机设计上,就没考虑音乐外放效果。

    走在2001年大街上,

    如果是手机铃声响起来的是“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或者“我承认都是月亮惹的祸……”的歌曲铃声。

    那你绝对是整条街上最靓的崽,能够吸引无数羡慕的目光。

    那时,只有五千以上的旗舰手机才会具备这种超前的功能。

    从洗剪吹套餐的杀马特少年,到职场白骨精的美少女战士,都对音乐铃声有极强烈的需求。

    一个酷炫的手机铃声,比二十年后最新款iphone要更加吸引人眼球。

    2002年,夏新a8售价高达5000块,还卖到了断货,成为国产手机发展史的里程碑。

    就是依靠16和弦铃声、呼吸灯、震动旋转跳舞的炫耀性功能。

    凭借这款手机,夏新电子直接赚了几十亿,一跃成为了国货之光,可以说是国潮鼻祖。

    后续还漂洋过海,夏新a8贴牌给三洋卖到了东洋。

    这是功能机时代,唯一一款被外国厂家odm,反向输出到国外的高端手机。

    手机支持多少和弦的成为了手机的核心卖点,可以想象大家对铃声的需求。

    所有的互联网网站都在卖手机铃声。

    一首铃声价格一般在2-5元之间,可以想象这中间的利润之丰厚。

    在移动支付还没有上线的年代,这种收费只能通过运营商的计费系统进行支付。

    新浪、网易、搜胡、企鹅等诸多互联网公司,就这样被运营商狠狠地奶了两年,才从纳斯达克泡沫低谷中缓了过来。

    不过这种日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铃声下载刚开始的两年,运营商的抽成大约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