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柳仲卿与宁瀚宇联手,的确是一件令人快慰的事。

    但是对于眼下的局势而言,他们需要更具体的针对策略。

    能够将太子扳倒,这无疑意味着他们在朝中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宁大人,你若是有什么消息就别藏私了,全部都说出来吧!”

    韩义海最先忍不住,这既然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宁瀚宇没必要再对这些事遮遮掩掩的了。

    但,宁瀚宇其实心中是极看不上韩义海的,不仅是他,或许武朝的文武百官中都有这样的歧视。

    文官看不惯武将一身匹夫之气,有勇无谋只会喊打喊杀,完全不用脑子思考。

    武将看不惯文官每日之乎者也,文绉绉的做派,觉得那样的人和书呆子差不多,一点本事都没有,还要整天装模作样,让他们这些粗鄙武夫看到了心里就膈应得慌。

    总之,双方虽然明争暗斗了几十年,却始终没有办法真正的融合成为同一个阵营。

    所以,宁瀚宇看向韩义海的眼神,多是有些轻蔑。

    不过此刻,两人处境相当,宁瀚宇也懒得与之计较。

    宁瀚宇微眯起眼眸,沉声道:“韩少卿,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知道吗?”

    韩义海皱眉,冷哼一声,道:“好,那就请宁大人赶紧给出一个可行之计,如今武皇昏迷不醒,太子又咄咄逼人,咱们已经耽搁不起了。”

    “不错,宁大人,现在可不是犹豫不决的时候!”

    “我等都等着呢!你就别卖关子了。”千岳山也急急催促道。

    众人纷纷表态,催促宁瀚宇拿主意,毕竟,他们可没有时间陪着宁瀚宇玩捉迷藏。

    宁瀚宇环视周遭的众位同僚,缓缓地道:“诸位稍安勿躁,你们可知道黄河漕运因何而生?”

    韩义海抢先回答,“自然知道,当时关东的粮食需要沿渭水逆流而上漕运到都城,要运到都城大概需要用六个月左右,因水路全程大约九百多里,途中还有许多难行的地方。”

    “而后,为了方便漕运的运输,减少人力兵卒的投入,朝廷动员兵卒数万人开凿漕渠,从都城开一条渠引渭水沿南山而下。历时三年完工,通水后,用来漕运,直到黄河共三百多里,是一条直道,容易行船,可使漕船三个月运到都城。”

    听罢,宁瀚宇微微颔首,“束清灵的船队正是沿着这条渠一路南下,她想去徐州,接应来自扬州的粮食,而后驱船一路返回都城。”

    扬州的粮食?

    听到这个,柳仲卿面色沉了下来。

    据他的消息来报,太子殿下已经下令,让昭阳王前往扬州护送粮食走陆路运到荆州,用以赈灾。

    他还派了一队亲卫全程护送,以免被太子埋下的陷阱所伤害。

    但是太子竟然又另外派了束清灵的船队南下,莫非是……

    柳仲卿越想越心惊,他抬头看着宁瀚宇,问道:“宁大人,束清灵的船队是多久之前出发的,船上可有装着何物?”

    这便是宁瀚宇要将此事单独提出来的原因。

    “上面没有放任何货物。”宁瀚宇回道。

    韩义海等人没有明白,不过是一艘空船而已,又能代表什么?

    但是柳仲卿却不如他们这般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