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冷雨夜》登上榜首,有关斯尔的话题度持续飙升。

    很多人都在猜测斯尔的真实身份,还有记者潜入学校,逮到一个学生就掏出小本子采访,就为了扒出斯尔的真面目。

    这可是足以登上头条的大新闻,他们怎么可能错过?

    可惜,普通学生一问三不知,知情的如吴宇等人,也被范应用请客吃饭等一系列操作捆绑在了同一条船上。

    不管记者问什么,他们都装傻充愣,就差没直接流口水了!

    “你和斯尔是怎么认识的,你们关系好吗?”

    吴宇:“我?我喜欢打网球。关系,你说关系?啊....我很喜欢大象,因为我会说大象话。”

    “斯尔的身份可以稍微透露一下吗,他是大几的学生,读什么专业的?”

    严寒:“早上好中国,现在我有冰淇淋,我很喜欢冰淇淋!”

    “有人说斯尔根本不是本校的学生,是你们花重金请来的外援,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方卓伟:“芜♂?”

    记者一连问了好几天,结果没问到半点有用的,后来还因为被学生投诉,六十五岁的门卫当场耍了一段太极拳,将他们客气的请了出去!

    范应的校园生活重归平静,而网上对于斯尔的讨论仍在发酵。

    起因是一部分网友疯狂吹捧,说斯尔写出了《真的爱你》和《冷雨夜》,还是在校学生,称之为最强新生代也不为过。

    这样的赞美,让许多其他人的粉丝感到强烈不满。

    “写出两首歌就是最强了?你把吕一冲放在哪里?《飞》《列车》《再见远方》《病房外的阳光》,代表作太多了,我都列举不过来。”

    “人家今年才22岁,耳熟能详的歌就写了七八首,就这样,吕一冲都十分谦虚,每次都说自己还有很大进步空间。你斯尔的粉丝何德何能,敢称最强?你让斯尔出来说话,你看他敢不敢这么说?”

    不少斯尔的粉丝见状,立刻发言回复。

    “哦吼,你们吕一冲可了不得哦,写了七八首歌呢!敢问这七八首歌,有哪首登榜了?不要求是榜首,只要进榜单前十就行,有吗?没有吧。”

    “吕一冲写的歌是多,可写不出精品有什么用,你们该不会觉得只要写的歌多,就厉害吧?那不好意思,我表弟今年十岁,已经写了100多篇歌词了!”

    “你表弟是什么货色,敢跟我们家吕一冲比?”

    “你吕一冲又是什么货色,敢碰瓷我们家斯尔?”

    ..................

    火药味逐渐升级,不少人根本就不是在辩论了,而是毫无道理的对喷。

    最终,包括吕一冲在内的不少年轻创作者的粉丝群体都败下阵来,没办法,谁让自家哥哥没写出来霸榜的热歌呢!

    这个世界不存在刷榜,每人只能对一首歌或一张专辑付费一次,不存在一人多买的情况。

    像号召身边的人支持自己喜欢的歌手,这无可厚非。

    可如果是组建一个上千人的群,或是用其他方法承诺只要购买单曲,不仅买歌的钱原价退回,群主还会支付佣金,一旦被发现,所有参与者的账号都会被强制注销。

    也就是说,榜单上的每首歌都是有含金量的。

    如果一首歌不够优秀,不管怎么炒作推广,都登不上榜首。

    斯尔只发过两首歌,两首都登顶榜首,足以证明他的创作水平远超他人。

    辩论到最后,许多创作者的粉丝群体都败下阵来,暗骂斯尔的粉丝都是群疯狗,唯独秋笛的粉丝群体还在坚持,甚至隐隐有和斯尔持平的趋势。

    “斯尔是新生代最强?问过我们家秋笛意见没有?”

    “你斯尔两首歌霸榜,我们家秋笛有三首歌,想自称最强,至少也要再写出一首霸榜的歌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