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郑头儿,敌人来了!”

    郑安南见到外围警戒的探子快速撤回,就知道有大战要爆发了。

    “对方有多少人。”

    “数不清,地形复杂,而且敌人漫山都是,可以肯定必是敌人的主力!”

    听到探子的回报,郑安南还能保持稳定,可是其他的将士或多或少都带了点儿紧张的情绪。

    郑安南微微叹了口气。

    到底还是想军啊。

    他们过去打过的硬仗还是太少,哪怕与强悍的敌人交战时,也多是占据着人数或者地形优势。

    此刻,他们一直防守的地形,乃是敌人的大寨。

    敌人对此寨子和周围地形的了解肯定远在他们之上。

    而他们的兵力更是只有区区千人。

    他们是首次面对着人数比他们更多的敌人进攻。

    郑安南瞬间感觉到自己受秦怀朔之命,看到肩上的担子有多么重。

    “大家不要惊慌,所有弓箭手先登上高处,严密监控敌人的动向。”

    “你们去看准那些俘虏,明着告诉他们,若有异动直接斩杀!不论老幼!”

    “校尉,您说咱们这些人能顶得住敌人的进攻吗?咱们是不是先给秦将军报个信儿,敌人主力若是集中在这里,那其他地方的压力就很小,若能得到援军,咱们就有把握守住了。”

    郑安南知道,他们的提议听起来很合理,却是因为心中没有信心才提出的。

    此战之要,关键就在于敌我信心。

    他故意哈哈一笑,神态间略带轻蔑。

    “我们根本就没有请求援军的必要。”

    “郑校尉,小心驶得万年船呐,就算咱们有信心能打败敌人,可若有援军的话,不是把握更大吗?”

    郑安南直接说出心中的判断。

    “我所说的不需要援军,是因为时间上也来不及。你们觉得敌人主力尽皆集中在此寨之外,就会下很大的功夫与我们决战吗?”

    “告诉你们,敌人的进攻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只要我们能顶过前面三波进攻,敌人不战自溃!”

    其他将士特别是普通的厢军士卒听得恢复了信心。

    郑安南用极有自信的态度和语气下了断语,在战场之上,就是需要这样的将领,越是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的表现和言语越能起到稳固军心的作用。

    郑安南的表现并不仅仅是表演,他还有着切实的根据。

    “你们还记得将军的话吗?我们面对的并不是一支敌人,而是多个部族的联军,这里只是其中一部的大寨。”

    “敌人的几个族长,能勉强把大军集中到这边,但换成是你们,是更愿意为了别人的部族大寨拼命,将之夺回。还是更挂心自己的部族大寨,想着回去防守呢?”

    众将士眼前一亮,明白郑安南心中所想。

    是啊,敌军心是不稳的。

    在众多的人数之下,则是对于自己部族的挂念。

    只是因为有大唐这个共同的敌人,才让他们勉强团结在一起,谁也不会想着为了其他人的寨子拼命。

    自己的族人死得太多,那谁又能护得住他们的大寨?

    有了郑南安的分析,众将士信心更足。

    很快,退回来的敌军战士也开始陆续出现在视野之内。

    他们其实是被程处亮一路追赶至此的,为了贪图速度,几个族长达成一致,要先夺回此寨之后,就不顾整备军队之事,以速度为先。

    程处亮虽然已经提高了速度,但也不能无视落在后面的军队,直取前军,所以他们还是被甩开了很远的距离。

    即使他们真的团结一致,只想着打垮郑南安的军队收回寨子,其实也没有几天时间。

    程处亮的大军随时可能从他们背后杀出来,这份压力可能比他们对于自己部族寨子的担心更大!

    敌人稍作整顿,先把集中起来的千余战士派上来发起冲锋。

    大家高举着各种粗制滥造的兵器,甚至还有些石斧,向着正门的方向冲过来。

    只有少量的战士准备有弓箭,想着远程射死几名唐军士卒,而且他们所有人都没有盾牌,哪怕冲在最前面的战士,也没有丝毫防护。

    面对这么好的靶子,作为厢军的将士求之不得,在最适合的距离上立即放出弓弩。

    韩东时麾下的厢军拥有的兵器也是向正规军看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