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韩东时让差役们分队站好,引着他们进入药庐内部,同时给徐海等人打个眼色,让他们把兵器亮在外面,在四周巡视,以“维持秩序”。

    他并没有仅靠着身份和徐海等人强行弹压被打了之后的差役,而是想到办法,转祸为福。

    韩东时完全抛开县令的身份,“亲切”而详细地向所有差役说明,药庐已经收治了多少病人,如何使用灭菌兰,治好了人人闻之色变的疫病。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众差役都是从外地来到蓝田,之前对于蓝田只是听来往的商人们说起,得知他们不但对流民来者不拒,活人无算,而且还完全控制了疫病的传播。

    但那时他们心中所想不是对蓝田县多么佩服,而是怀疑他们互相配合着吹牛。

    还有身为上官的外地县令们,更加不会说韩东时的好话,差役们自然相信自己的上官。

    现在亲身来到蓝田县药庐,看到这里有序地收治病人,而且纵然染上疫症也有效救治,根本不用担心疫病扩散,看得好些差役当场跪倒,直把韩东时当作神明一般。

    这就是“疫”在此时代人们心目中的可怕,只有“神明”才能打败疫病,韩东时作为县令,必是上天星宿下凡,专门辅佐咱大唐皇帝的,他们可不就得跪拜崇敬?

    刚刚受到的那点儿小小的委屈,现在再没有人记在心里了。

    韩东时适时地把功劳“让”出一部分,给药庐内外忙碌的临时差役们。

    “就在半个月之前,他们还是到处流难,被你们赶来赶去,性命难保的流民,现在却在全力救治后来到达蓝田县的病人,希望将他们拖离灾难。”

    “而你们呢?全都是吃着朝廷俸禄的官差,却只会驱赶流民,更是对染疫的病人畏如蛇蝎!”

    差役们再次露出惭愧的表情。

    大唐之时,差役确实还不属于“官僚”体系之内,朝廷也不会把这些底层当差的当作官员看待,甚至只有少数的“县尉”“捕快”才属于“吏”的一部分。

    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是领取朝廷俸禄,也属于“食君之禄”的一群人。

    更有甚者,差役这种职业,其实也是有传承的,很多人父死子继,世代都在某县之中当差,哪怕出现了朝代变更,都没有影响他们的职业。

    所以,这部分差役的心中,多少也有点儿“世受皇恩”的念头,与抵达蓝田县之后的“流民们”相对比,确实让人无地自容啊。

    “韩大人,我等并非没有报国安民之心,但是对于疫病,真的束手无策啊。朝廷既然调派我们前来蓝田受训,您就让许大夫他们快点儿教我们吧,我等必定苦学上进!”

    “请大人下令,我们断不敢对各位先生有任何怨言!”

    这种情况下,先站出来表态的,都是多少读过诗书,懂得圣贤道理之人,有他们领头,其他的差役也纷纷附和。

    韩东时满意地点了点头。

    本来一场不大不小的危机,被他略施手段,反而激起了差役们积极进取的动力,看到现在群情激昂的样子,谁不说一句士气可用?

    “好!尔等做好分组,每六人跟随一位临时的先生,现在先观察众位大夫是怎么做的,看清楚药庐救治病人的流程。”

    韩东时打发他们暂时“自习”,自己则来到许大夫跟前,只见老先生正在安抚着于清等几个弟子。

    “啧啧,没想到许老头儿还有这么一面儿呢。”

    师爷看着这个冤家现在的样子,竟然对那些弟子们略微有点儿嫉妒。

    以许大夫的臭脾气,面对自家县令大人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好的神态啊,这老头儿是真的护短啊!

    看到韩东时走过来,许大夫略微紧张了一下。

    他的心里对那些差役也瞧不上眼,甚至听闻其恶行的时候也想揍人,可是他更知道弟子们的冲动,差点儿误了县令的大事。

    “大人,他们还是些孩子,您不必与他们一般见识啊。”

    韩东时内心是理解于清等人的,可是必须要让她们明白刚刚所做之事是错误的,否则难保将来不会再来一遍,影响了药庐的运作,还耽误了对差役们的培训。

    没想到,韩东时还没开口呢,于清姐妹两个鬼精灵抢先跑到了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