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又有商人远来,又要安置流民,蓝田自然要承受疫病传播压力,这等道理,我自然是懂得。”

    “只是下官亦以为,大可不必畏疫如虎,只要措施得当,又有良药相助,完全可以战胜疫症,让百姓尽快恢复灾前的生活!”

    李世民微微动容。

    韩东时所说,正是他内心所寄。

    正是在朝廷之中他不断收到各处的疫情报告,却也拿不出快速有效的解决办法,才会突然想到来蓝田县散散心,顺便看看被他看重的“怪才”,在蓝田是如何应对的。

    自从上次韩东时进献高产作物和辣椒等种子之后,帮助大唐以极快的速度渡过蝗灾,也使得李世民对韩东进刮目相看。

    这次前来蓝田,发现自己看重的贤才竟然犯下这么多“低级错误”,李世民又是忧虑,又是失望,其中后一种心情反而更大些,所以才显得更加生气。

    韩东时的回应,让李世民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

    接触虽短,他却判定了韩东时绝非语出轻狂的人,既然敢当着“钦差”的面放此大言,想来必有所据。

    “我一路行来,也看到你们安排了许多临时差役,看他们各个精明强干,显然是受过严格的训练。”

    “若你依靠他们来分批阻隔流民是可行的,但是现在出入蓝田最频繁的可是外地的大商人,是你们蓝田的贵人呐!”

    李世民绝非不知下情的皇帝,相反他非常清楚地方官吏的“德性”。

    许多地方官吏,对于普通百姓要求严格,眼睛里不容沙子,

    韩东时正色道:“在其他地方,确实如陛下所言,但是在蓝田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即使是有极大背景的豪商,也要守我蓝田的规矩!”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对望一眼。

    回想一路所见所闻,确实发现前来蓝田的商人似乎挺守规矩的,也没见仗势欺负本地平民的事情发生。

    如此看来,韩东时确实颇有手腕啊。

    大唐之时虽然风气开放,对商人不像其他朝代那样极力打压。

    不过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到底也是受到当时世俗的影响,对于“商人阶层”普遍带着些轻视的情绪,并不了解他们的想法。

    对商人来说,最看重的是能给自己带来巨额利润的合作对象。

    灾情之时,对于酒类限制极严,而此时竟然有个地方能无限量地给他们供应酒水,各个商人自然趋之若鹜,生怕自己得罪了蓝田县令,酒水之利全都被别家赚了去。

    那些豪商们并不是给一个小小的蓝田县令面子,而是给“银钱”面子,给背后牵头的卢国公府面子。

    “即使如此,商人在外地与蓝田之间往来总是不可避免的,每队行商都有无数随从,只要其中有人感染,任你防范得再严,也必定会传播开来,你可明白!”

    韩东时的手段虽然让人欣慰,但并不能让人安心。

    李世民知道,有许多治理严酷的州府,策略与蓝田类似。

    他们虽然无法征调这么多的临时差役,却也不需要应对这么多天南地北的商人。

    但是,他们治辖之下的地域,依然出现了疫病肆虐的情况。

    韩东时的策略,只怕未必能力保万一吧!

    长孙无忌也抱着同样的忧虑,带着善意地提醒道:“韩大人,假如没有这么多商人出入蓝田,自然不需要朝廷担忧。”

    “商人已经把疫病带到蓝田来了!”

    韩东时一句话就打断了他的善意。

    “什么?”

    长孙无忌和众护卫悚然而惊,暗暗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