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世民陷入沉思之中,没有直接驳斥韩东时的要求。

    长孙无忌看到他的神情,微有惊讶。

    陛下英明神武,自从少年领兵时起,做出判断向来极是果决,少有面对一件事情露出犹豫的态度。

    韩东时真有两下子,他提出的新式武器和战术真有的这么大的吸引力?连陛下的心中,都认为燧发枪兵种真正训练成,能成为击败突厥的利器?

    长孙无忌虽然也是宰相之才,可是在军事上的眼光比起李世民要差了很远,还没有完全认清遂发枪的巨大作用。

    李世民沉思过后,神色凝重地盯着韩东时:“你既然要让我们代为奏禀朝廷,张口就要这么大的权力,我二人也要冒巨大的风险。”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保证,你到底有多少把握让训练的新军达到你许诺的水准?正面战场上即使面对突厥主力也稳操胜券?”

    韩东时毫不犹豫地道:“十足把握!”

    不但长孙无忌微皱眉头,就连师爷等下属也不由暗捏一把冷汗。

    傻子都知道,此时面对这位“钦差”的询问,绝对不能冒然回答,否则不仅他日会被追究责任,说得过于“自大”也难以取信于人啊。

    长孙无忌的表情已经说明他对韩东时回答的态度了。

    然而,面对韩东时的“狂妄”,李世民的眼中却爆出一道精光,嘴角露出一抹笑容。

    “好!既是如此,那我可以向你保证,五日之内朝廷就会有旨意下达,除了训练精兵之外,你还有何要求最好一起提出来。”

    “你想要让朝廷放权,那就必须要交出足以让朝廷满意的成果,否则我向你保证,天下虽大,再无你韩东时容身之地!”

    最后一句话,李世民也是带着几分怒意说出来的。

    对于人才,李世民确实相当包容。

    比如魏征那个匹夫,换作别的皇帝,恐怕他早就没了活路,更不用说还有机会成为天子近臣,每天堵着李世民说那些刺耳的“忠言”。

    但是,再包容之人也有情绪和底线的。

    以李世民和魏征君臣相得,也多次生出把他宰掉的心,而他认识韩东时的时间虽短,可是让他吃瘪的次数,可不比魏征少了。

    韩东时能证明他的才能,训练出足以改变战场的强军,完全扭转目前大唐的困境,李世民自然能继续包容他。

    否则的话,李世民纵然不直接把这个狂小子宰掉,也要狠狠出出气不可。

    韩东时郑重抱拳:“君子一诺,岂会失信于人,另外除了朝廷调拨一支万人精兵前来蓝田,还需要调拨各州的工匠给我,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造出足够合格的武器和配件。”

    李世民连授予兵权的事情都答应了,后面之事自然不会为难他,满口答应之后,他拎着两支试制成功的燧发枪样品,带着长孙无忌等人离开县衙。

    ……

    “陛下,您对那个韩东时是否太过纵容了,许以兵权绝非小事,此事在朝廷必会引起轩然大波,杜如晦坐镇兵部,只怕他也会极力反对陛下这次的决定。”

    “而且,韩东时最后答应陛下时态度轻佻,张口便应下,根本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依臣愚见,不过是张狂书生的意气用事,绝不可信!”

    刚离开蓝田县衙,长孙无忌就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