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世民眼神儿微微眯起,站在靠后的位置,看着指挥忙碌的韩东时的背影,露出深思的神色。

    他略略有些不太理解韩东时的想法了。

    这种感觉让李世民颇有些不太自在,因为那对他来说,太过于“陌生”了。

    早在成为帝王之前,还在秦王府统领大唐军东征西讨的时期,李世民兵法大成,已经称得上看人精准,算无遗策。

    不管是临敌对战,还是庙堂决胜,又或者是任用人才,李世民很少有看走眼的时候,对于目标人物的把握非常精准。

    只要了解对方的大体立场,总能理顺对方的思路。

    可是,这一套在韩东时的身上似乎是无效的!

    若韩东时乃是一等一的忠臣,怎么会突然强行要求军权?

    虽然他许下了很多承诺,但在朝廷看来,更加说明他对军权是志在必得!

    其心可诛啊……

    但若说韩东时有极大的野心,那他应该在手中留更多的后手,让自己的“价值”更大才对。

    前期他向朝廷直接“献出”高产作物种子,又献上防疫的神妙药物也就罢了。

    可以理解为他希望借此加大在朝廷心目中的分量。

    但是当他表明了索要军权的目的之后,怎么说也该防备朝廷一手吧?

    李世民把长孙无忌打发回朝廷,尽可能地说服比较固执己见,手掌兵部的杜如晦。而他自己依然在蓝田县“溜达”。

    这么光明正大,肯定不可能瞒过韩东时的耳目,他却大张旗鼓地在药庐这里开始……呃……提纯酒精?

    李世民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出了,对朝廷来说,通过这种工坊对酒精进行提纯,成本远远低于灭菌兰发挥作用,而且更容易“自己掌握”。

    短时间内,朝廷想要灭菌兰的话,只能仰蓝田县之鼻息。

    相反,美酒果虽说现在依然集中产于蓝田县,但是观韩东时大方地召集各路大商人前来蓝田贩酒,就知道它的产量必定非常惊人。

    即使想要顺利进行“酒精提纯”必须要使用他们的蓝田美酒,朝廷也有把握将来收集到更多的美酒果和蓝田美酒,将来在外地扩张此类工坊。

    李世民猛地摇了摇头,暂时把自己的思绪拉了回来。

    此事非现在的当务之急,现在还是要好好观察韩东时使用的工序,让手下做好记录甚至直接与蓝田县的小吏们接触,让朝廷尽快效仿之。

    这就是李世民的超然之处。

    作为一代帝王,他自然不可能无视于权力制约以及维护李氏江山的思维,但是他绝对不会沉迷于这种权力的游戏,更会着眼于如何为百姓谋福,如何有利于整个大唐。

    他正要向着韩东时走过去,单刀直入地询问提纯酒精之法,看他肯不肯吐露出来。

    就在此时,“咣”地一声,药庐的大门竟然又被人给踹开了。

    李世民头上几乎要冒火。

    谁在这种关键的时候跑到药庐来捣乱啊!

    他也算是吃了个“现世报”,总算知道刚刚自己踹门的时候,许大夫等人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