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程咬金还以为让韩东时明白李世民的身份,必定能让他大吃一惊甚至产生畏惧之情。

    谁能料到,这小子在第一次与李世民见面之时,就已经识破了陛下的真正身份。

    更让他们无语的是,这小子明明心里看出了陛下私访蓝田,竟然还采取那种作死的态度。

    他难道不知道,陛下若真的动了雷霆之怒,他小子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吗?

    他难道不知道,只要能趁此机会讨好到陛下,自己就可以飞黄腾达,一路平步青云吗?

    “韩东时啊!你是不是傻?既然你这么有才华,有这么多鬼点子想要实现,干嘛还要得罪陛下啊?”

    “你听我的!现在就装作还不知道陛下的身份,赶紧登门请罪,低头认错,陛下一向胸襟宽广,之前你触怒龙颜的事情可能就过去了。”

    “正是如此,韩贤侄你确是个人才,陛下向来爱才,怒气一消必定委你以重任,一朝身入朝阁,好好做出几件大功劳,必能把朝廷中那些老家伙震住。”

    几位国公帮韩东时谋划得好打算,然而韩东时一听,脑袋直接摇成了拨浪鼓。

    他倒不是在乎那点儿面子的问题,而是跑去给李世民道歉,然后就为了升个官儿,身上背负更多的责任,不但要完成朝廷的业绩还得跟那些老油条们勾心斗脚?

    简直亏到姥姥家了!还是好好摸鱼轻松自在得多。

    若只是图个高官,跑朝廷跟人斗心眼儿,他最初之时也不会对李世民采取那样的态度了。

    “罢了,蓝田县山清水秀,在这儿呆着挺好的,怎么说服陛下,怎么跟朝廷老臣们斗心眼儿,还是靠三位国公好了,某话已说完,就在蓝田县衙静待几位的好消息了。”

    说完,韩东时三步并两步,跑了个没影儿,根本不给他们说服自己的机会。

    “这小子!”

    程咬金等人根本不理解韩东时的想法,但是他们也无法强迫他做什么事,只能笑骂两句,然后还得帮着韩东时当说客。

    韩东时勾勒的前景确实很让人心动,心念于大唐军的三人都愿意相信韩东时的承诺。

    ……

    “大人,咱们现在直接回县衙吗?不再看看三位国公的行动?”

    师爷等人早就无比仰慕韩东时,并不意外他能说动堂堂的大唐国公。

    只是,咱县令大人好不容易费神想出了种种振兴蓝田的办法,总要亲眼看着他们行动起来,想办法说服朝廷才能安心吧?

    他们的想法,其实是缘自于对于高高在上的大臣们的距离感与疏远感。

    毕竟,假如人家突然反悔了,蓝田县也没办法影响到人家这些高官啊。

    “那倒不必,我给他们的建议乃是对双方都有利之人,他们三个必定会将之当作自己的事情尽力,特别是卢国公程咬金。”

    师爷欣然点头:“那是啊,县令大人跟程家二公子的交情已经很不错了,卢国公想必会全力支持。”

    韩东进摇了摇头:“千万不可有这样的想法,我们虽与卢国公府相交,但是程处亮是程处亮,卢国公府是卢国公府!此两者天差地别,现在的程处亮还没有那种分量。”

    “我所说的是程咬金的性格,以及他在皇帝面前的形象问题,更适合当这个出头鸟,而凭着秦琼等人与他的交情,程咬金出头了,他们自然也不会落在后面。”

    师爷更加佩服,但是也更奇怪了。

    “县令大人以前应该没有跟另外两位国公有什么交情吧?怎么对他们好像很熟悉的样子?”

    韩东时微微一笑,说到大唐其他的人物也就罢了,但程咬金几位实在是太有名气,对照着自己所知,再结合着民间的形象,猜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还有个原因,他们三位都是武将出身,性情相对比较直,更加重视承诺,既然当我之面答应下来,断然没有轻易毁诺的原因。”

    另一边的徐海重重点了点头。

    对他这种差役来说,听秦琼等人的传言更多,也更加愿意相信他们都是重信重诺的好汉。

    “属下倒是觉得,朝廷之事,自有朝廷公卿决断之,大人需要忧心的,还是若朝廷许了您的建言,那我蓝田县必定更加忙碌,我们是否能按照完成朝廷所托啊。”

    师爷赞许地看了徐海一眼:“难得徐捕快能想到此处。大人,最近一段时间我们蓝田县风头太盛,若朝廷真的许了您,那咱们县肩头的担子可就重了,必定更加吸引朝廷大臣与其他州县官吏的目光。”

    “哪怕我等皆尽职尽责,但若出现了任何差池,也必定会被有心人生事,只怕反为不美。”

    师爷刚刚对徐海刮目相看,这下子轮到韩东时对他另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