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哈哈哈哈……”

    程咬金笑得全身肌肉都痛起来了。

    他也算是活了一大把年纪,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大的笑话。

    真要论起武勇,其实一众国公里有几位都要更强些,别的不说一旁的秦琼与尉迟敬德都比他略胜一筹。

    但也不是韩东时这个文官县令能比得了的。

    更宽泛一点说,自打程咬金开始在战场上打滚开始,敢向他正面挑战的对手,就没有一个比韩东时弱的。

    虽说吧,韩东时这家伙不比其他文官,看起来还是有些肌肉,身体条件可称得上健壮,但是似他这种水平,程咬金打十个不再话下!

    连李世民和魏征都忍俊不禁,完全搞不清楚他的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韩东时却并不理会别人的态度,仍是一脸认真地看着卢国公。

    “卢国公,莫不是不敢来比吗?”

    程咬金对韩东进态度友善,所以即使听他说得略同无礼也没放在心上,使劲握了握拳头,发出关节批啪的声音,小小地“示威”一下。

    “韩小子,要跟老夫叫板,你还嫩了点儿呢,到时候输了可莫说咱以大欺小啊!说吧,你想怎么个比法。”

    程咬金很大方地让韩东时说出比试规则,算是给他个占便宜的机会。

    秦琼等人倒没有奇怪,程咬金若是在“公平”情况下跟韩东时对决,那这种所谓的“对决”就毫无意义,连打发时间的乐趣都没有了。

    韩东时却仿佛没有听出程咬金的意思,直接说道:“既然是比剑,那自然要各出兵器,谁能先打掉或者砍断了对方的长剑,谁就得胜,如何?”

    程咬金无奈地摇了摇头:“韩小子,看你这身板能有多大的劲儿,还想砍断我的佩剑呐?”

    韩东时微微一笑:“没有试过怎么知道呢?卢国公请!”

    说到这份儿上,程咬金自然不会再推辞,其他人也不再劝说,全都摆出一副看好戏的心态。

    “老程这小子,对韩东时挺欣赏的,应该不会直接下狠手,我估摸着韩东时能撑十个照面吧。”

    秦琼摆出一副公正公道的态度品评道。

    尉迟敬德直接撇了撇嘴:“那你未免太看得起韩东时了,我们在蓝田县呆了有段时间,几时见过他练过拳脚兵刃?老程就算手下留情,单靠着力气,一剑下去也能把韩小子给劈倒。”

    长孙无忌笑着向李世民道:“韩东时的提议倒也不错,至少勾起些谈兴,不知陛下如何看待他们的比试?”

    李世民微微沉吟了一会儿,突然反问道:“假如朕说,更看好韩东时那小子,觉得他有机会赢下程咬金,辅机你信不信?”

    “啊?”

    长孙无忌等人全都惊呆了,甚至在陛下面前微微失态。

    他们也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应这句话啊。

    “陛下怕不是在说笑吧?就算韩东时突然生出三头六臂,也绝非老程的对手啊。”

    李世民提醒他们道:“你们看此人以前之行事,何曾做过没有把握的事情?”

    “他不但事事皆有把握,而且还埋有深意,这次也断然不是真的兴之所起,想要跟程咬金比剑,只怕是故意挑选时机而为之。”

    “从韩东时过往所为观之,朕相信他必定有击败程咬金的把握。”

    长孙无忌跟秦琼等人交换了个眼色,虽然不敢质疑陛下所说,但他们的眼神儿明显是没有尽信。

    李世民倒未见责怪,耐心地等待着比剑的到来。

    到现在,他还只是凭着对韩东时的有限了解,作出猜测。

    可是,凭李世民敏锐的感觉,在战场上几乎从来没有作出过错误的判断,他一定有了韩东时必定胸有成竹才会对程咬金发起挑战的印象后,内心几乎认定了此子必会获胜。

    “韩东时,你可莫要让朕失望才好啊。”

    就在他们讨论之时,程咬金早就让下人找了把精钢长剑。

    他自己衬手的兵器自然是放在卢国公府内,对付韩东时这种门外汉,也没必要多么重视,只要弄件好用结实的兵器也就罢了。

    他的下人挑来的,正是大唐军中的制式长剑。

    军中用兵,普通士兵多是用刀,只有作为将领才有资本使用剑,所以它的做工自然也不需要怀疑。

    韩东时早有准备,也没让大家等待太长时间,又一盆肉片下了锅的时候,他也拎着一把长剑走了出来。

    “卢国公当心,我这把长剑可是开过封的哟。”

    一般来说,纯粹的比剑,都是用得未开封的剑,防止彼此误伤。

    比如说大唐宫廷之中,就常备有让人比剑的未开封剑,而且那时候比拼双方实力大体会差不多。

    假如你的实力远不如对方,怎么可能会跟对方比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