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裴卿所虑虽然不无道理,但是我等对于突厥绝不可纵容,否则对于我军士气也是极大的伤害。”

    “说到应对突厥之策嘛,朝廷其实也是有很多手段的。”

    裴寂根本不吃这一套,冷笑道:“哦?那就请陛下当着群臣的面儿,说有何道理。若陛下觉得我等不通兵事,那要不要把太上皇他老人家也请出来,您总不会说太上皇不通兵事吧?”

    李世民神色一冷,眼神儿中第一次溢出肃杀之意。

    巨大的压力瞬间压得裴寂额头冒汗,他本来只是想趁得意之时逞个口舌之快,也算是对尉迟敬德的无礼来个反击。

    可是,他不知不觉触到了李世民的逆鳞!

    话已出口,裴寂也没有退路,哪怕心里怕得汗流浃背,也不想低头认罪。

    李世民淡淡地道:“诸卿是不是忘记,我们还有一支新军正在蓝田进行训练,而且是专门针对着突厥骑兵而训练的。”

    “当新军训练而成,在战场上必定能给突厥人一个惊喜,你们现在就涨敌人士气,灭我军威风,是不是太早了?”

    裴寂和跟他前来的诸位大臣都愣住了。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陛下提出来反驳他们的,竟是韩东时提议的所谓火枪军。

    当初为了此事,朝廷引起轩然大波,引发不少争议。

    不过,凭着李世民的决心,还是把事情推动下来。本来他们想要借此事发难,却不曾想,被他们当枪使的魏征,自蓝田回来之后沉默下来了,不太乐意直接弹劾韩东时。

    裴寂念头一转,瞬间明白了陛下的用意。

    蓝天练兵,而且还是采用韩东时所说的,闻所未闻的练兵方法,使用那种从来没有在战场上验证过的兵器!

    可是,也正因此,没有人就能说韩东时那套东西在战场上就是没用的。

    拥有“战场实际经验”的陛下,还有程咬金等三位国公强力支持韩东时,而“嘴炮派”的裴寂又不可能证明他那一套是没用的,那就被陛下给拖住了。

    只有当韩东时训练的新军上了战场,真的被突厥人给打败了,那裴寂等人自然有话说,现在他们是不能再要求陛下改变对突厥的强硬策略。

    “好!既然陛下对那个韩东时如此信重,臣等自然也无话说,那就拭目以待。希望那个韩东时莫要让陛下,让朝廷失望!”

    李世民再交代了几句,让他们组织好长安一带百姓,防范突厥可能的渗透,务必保证给北疆边军的供应,然后就把裴寂等人打发走。

    当老臣们离开大殿,李世民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程咬金,你给韩东时传个信,问问他到底何时才能完成训练,当初给朕拍着胸膛保证远胜过一般的弓弩兵,现在总不能告诉朝廷,那都是吹牛的吧?”

    李世民想起自己当初无比大方地答应韩东时,心里就悔呀。

    好歹那也是万余精锐步军,虽然面对突厥骑兵的速度没啥办法,好歹铺到战场上也能起到很大的防守作用,守在三辅城池之中,更非突厥骑兵所能动摇,更有利于保护关中百姓。

    程咬金看着大门外裴寂等大臣消失的背影,再看看陛下的脸色,心里突然乐了起来。

    即使当初他们哥仨儿被韩东时说服,向朝廷请命允他练兵之时,也没真的想过,朝廷竟然有一天要来指望韩东时训练的精兵来打破战场僵局。

    对于李靖将军指挥的北疆战场,不论是陛下还是他们这些懂兵的人都不会太担心。不过现在确实是只有蓝田那支新军,才能缓解朝廷之上的被动。

    陛下说的那些话,也不知道是真的相信韩东时,还是堵裴寂的嘴。

    但是程咬金却能从宝贝儿子那得到最新的练兵消息。

    韩东时可是真的没有对朝廷吹牛,那邪门儿的火枪军威力如何还要在战场看到,可是训练成军的速度远快于一般的步军。

    据程处亮所说,他们那营将士,已经能暂时形成战斗力,正面遭遇敌人的话,可以以远超过正常弓弩部队的速度列成阵型。

    哪怕面对的是突厥骑兵,在他们冲到近前之前,通过合理的战术排阵,能进行足足五到六轮的齐射!

    那可是两倍于一般的弓弩手啊。

    程咬金倒还知道自家小子的性格,他有时候会仗着卢国府的威势胡闹,但本身还算老实。

    至少比起其他国家那几个“精猴子”要老实得多,就算给自己信中的消息有所夸大,也不至于夸张得太多。

    程咬金这两天,已经在心里重新估量那支火枪军的作用,以及将来是否会在大唐军中推广训练更多的火枪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