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程咬金到底是对朝廷之政,特别是地方上的事不够了解,听到韩东时的第二个要求,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韩东时的任命,绝对称得上是陛下破格提拔,似这等任命,只有在“乱世”之时才能见到。

    也就是陛下的魄力和威望都无人能及,否则必定会引发朝廷的疯狂反对。

    其实现在也一样,只是现在朝廷文臣的反弹,陛下能压得住。

    而韩东时的要求会更加“过分”,也更加刺激那些文臣的神经。

    他想要直接把蓝田县跟随他的师爷捕快,甚至是没有品级的小吏也带到州治所在,委以重任。

    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可能直接从“白身”一跃成为七品官员!

    而且不是只有一个两个,而是“一片”地位极低的县中小吏,直接升官!

    那就不仅仅朝廷大臣会看不过眼了,只怕地方府衙之中,更会有人记恨上蓝田县的人,特别是韩东时本人。

    可是,程咬金反应过来之后,非但没有担忧生气,反而大为赞叹。

    “好!咱老程就是喜欢你这种有魄力的人!只要能让你展开拳脚,那就放心大胆地去干!”

    程咬金觉得韩东时这种行事方法,像极了军中作风,极是对他的脾气,甚至让他看到当初几个老兄弟在瓦岗军或者秦王府时的行事,说不出的亲切。

    再说,年轻人就得有股了闯劲儿!只知道瞻前顾后,那跟老头子有什么区别。

    抱着这样的想法,程家兄弟闯得祸事,可以说是几大国公府的公子中最多的。

    韩东时也是微微一笑,程咬金的这番表态同样赢得了他极大的好感,不愧是自己非常喜欢的大唐人物。

    ……

    李世民和程咬金等,都是行事果决,雷厉风行之辈。

    当然,也可能是韩东时答应接任,使得李世民心情大好,他要传达的要求,李世民不但很痛快就答应了下来,而且还严令朝廷从速配合。

    之前,朝廷就已经给各州县下了命令,抽调府库中的粮食到州治所在集结,然后统一由大军护卫北上。

    事关北疆战事,任何大臣都不敢耽误,哪怕是裴寂等人,也不敢在这种事情上进行阻碍。

    突厥人真杀到长安来,甚至只要杀到关中腹地,损失最惨重的就是这些大臣以及他们背后代表的关中世族。

    几天之后,新一批的粮队就已经集结,等待着韩东时带领着大军北上与之会合。

    师爷等文吏依依不舍地送着韩东时,那模样,那眼神儿……如果不是知道他们皆非好男色之人,只怕韩东时背后都要起鸡皮疙瘩。

    师爷等人还有一堆实物,而且也不想在大家面前露出妇人之态。

    可是他们又不能像徐海一般,直接进入军中跟随在韩东时身边,也只有这样才能表达不舍之情。

    “好啦,我身边不是还有三千将士吗?你们顾好蓝田各项工程,所有工程进度不能耽误,外地商贾不可纵容,若有仗着背后势力想在蓝田逞凶,你们只管往死里打!”

    韩东时对于师爷等人的能力也已经很放心了,真正让他挂心的其实是另一拨。

    他侧头看向同样前来送行的海不言等军中将领。

    “诸位将军竟也对某如此依依惜别,倒是让人意外啊。”

    海不言这等汉子也只有苦笑的份儿。

    其实他们前来才是意料之中的。

    不论之前是否有过矛盾,不管是否已经化解,大家同在一军之中,皆有同袍之谊,三千将士要北上抗击突厥,他们岂能因为一点小恩怨记恨至此?

    再说了,陛下和秦,程两位国公还在蓝田看着呢。

    但,排除这些因素,其实海不言等人也会前来送行。

    自从受到陛下检阅之后,他们对于韩东时最后的一点儿怨言也没有了。

    首先,若他们还是一意孤行不听从命令快点进入正式训练,这次一定会被陛下逮个正着,那时天王老子也救不得他们。

    其次,陛下看过他们的火枪操演之后,态度是大力肯定的。

    海不言等人资历高,等闲看不起谁,但是陛下那可是大唐战神啊,他的眼光是绝对不会错的。

    既然连陛下都认为火枪军在战场上大有可为,那他们自然要拼命训练,争取也像程处亮部那般,早点儿得到扬威战场的机会!

    军中虽然讲究资历,但更讲究真本事,得到陛下肯定之后,再没有人会对韩东时的真正本领有所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