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自从韩东时护送粮队北上,大破墨哈部族,整个关中再没有出现一支成规模的突厥骑兵。

    许多地方官员和百姓,自然而然地把部分功劳归结到韩东时的头上,短时间内,韩东时在民间声望大涨。

    之前,关中各州的官员是因为韩东时安定灾情有功,衬托之下显得自己无能。

    但过去这么长的时间,靠着韩东时连续进行的高产作物,灾情已经顺利平复,疫情也很快打压下去,没有形成规模。

    这本来就不是什么根本性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也不至于把那点儿嫉恨一直挂在心上,于是,凭着抗击突厥的名声,大家对韩东时的印象竟然大为改观。

    当然了,其中也有许多“杂声”。

    最主要的就是裴寂等朝廷大员的门生们,受到上头暗示,依然采取对韩东时敌视的态度,四下散播关于蓝田的种种谣言。

    好在现在还要面临北方大敌,他们也不敢做出太出格的事情。

    韩东时集三州之力,已经开始向北疆进行粮草转运,虽然中途也受到少量敌骑的袭扰,但大体上都安然抵达了北疆大营。

    这下子,就连朝廷中看他不顺眼的官员也不能否定韩东时的办事能力。

    他们可不敢放大话,说任何人坐到韩东时的位子上都能胜任。

    且不说韩东时刚刚才受陛下之命上任刺史,在极短的时间内整合三州之力。

    但是以弱势兵力打败突厥铁骑,就不是任何文臣都有这样的胆略和能力的。

    突厥人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知道大唐正在往北方运粮还干看着。

    他们之所以不敢有大的动作,正是因为韩东时打下来的威名。

    “嘿,没想到突厥人也有害怕的一天啊,依我看,在他们搞清楚燧火枪的奥秘之前,是不敢轻易侵入关中之地了。”

    突厥虽然兵多将广,号称控弦之士三十余万,但因为吉利可汗在草原上的威信有限,他们能纠集起来大规模南侵的骑兵并没有那么多。

    墨哈部族的大败,对很多中等部族来说都是极大的警讯,若是他们冒失南下,能劫到多少东西不说,真的遭遇同样的大败,对他们来说可是灭族之祸。

    现在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战友”们,等回归草原之后,随时可能化身上吃人的狼!一定会趁着他们虚弱不堪的时候,将他们强行吞并!

    这就是草原上的生存规则,也是游牧部族最大的弱点。

    周围对于韩东时的印象转佳,各种夸赞之声也随着商队往来,传入罗州城内,徐海等手下自然跟着高兴。

    再加上韩东时明面上已经完全压制住罗州内部敢于反对他的力量,表面上看起来,一切都在向好,韩东时已经稳稳地掌握住了罗州通州和平州。

    师爷等官吏任命的文书已经上报朝廷得到许可,现在他们的官位也随着自家大人一起“飞升”,自然让大家乐开了怀。

    晚上闭起刺史府的大门,只有自己人的情况下,开怀畅饮,又是想象着未来更进一步的美好场景,又是表达对韩东时的感激。

    只有韩东时和徐海二人,没有融入到这快乐的气氛之中。

    徐海自有秘密,对于升官发财这等事情并不感冒,只要一直在大人身边办事,他就觉得很满足了。

    韩东时的态度,慢慢影响到师爷等人,大家都看出自家大人的情绪不对来。

    “大人,您怎么了?现在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转变,咱们真正在三州之地站稳脚跟了,大家都想跟大人您喝几杯呢。”

    师爷举着美酒,有些尴尬地探问着。

    若说有一样东西,让罗州敌视他们的官吏都万分乐意地接受,那自然就是蓝田美酒。

    这几天,师爷等人就是靠着它,跟许多本土官吏加深联络。

    蓝田美酒的名头早就已经传扬开了,远在罗州的他们岂会没听说过?

    特别现在乃是战时,各地都在进行粮食管制,新的高产作物虽然产量很多,朝廷依然没有放松禁令的意思。

    唯一还能不受限制,放开来售卖的,只有特殊产出方式的蓝田美酒。

    而且它不但想喝就喝不受管制,味道也极是醇厚,比起罗州当地土法子酿出的酒高到不知哪里去了。

    便是长安晋阳流出来的名酒,比起蓝田美酒来,似也有所不如。

    罗州的官员们之前与蓝田派系官吏关系紧张,特别还曾对韩东时大人无礼,自然不好意思张口来要。

    不过,师爷等送上门来,他们可是求之不得。

    所谓喝人家的嘴短,三杯黄汤下肚,只要没有根本性的矛盾,啥过节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