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腊月十四夜间,李正到达南山书院,魏征接驾。

    第二天一早。李正乘火车到达长安。准备进宫面见皇上李世民。

    火车一进站,透过车窗看见人群攒动,全副武装的大唐御林军岗哨林立,如临大敌。李正顿时就懵了:难道李世民要干掉自己?看向魏征,也是一脸迷茫。

    李正如今把空间运用得如臂指使,熟练自如,暗暗做好准备,情况不济时完全可以带着整列火车,凭空消失,逃之夭夭。卫队长一面叫属下准备应付可能发生的情况,一边紧张的站在车厢门口观察,

    待火车停稳,卫队长一脸轻松地走进来,说皇上来亲自迎接王上。

    李正已经看见站台上的红地毯了,李世民率领“政治局”官员正在等候。这是什么状况?大唐皇帝亲自迎接新唐皇帝?提前为什么没有通知南山书院?

    魏征一脸无辜,他哪里知道这是李世民一时兴起,搞个高规格的兄弟相会。

    时间不容多想,车一停,礼部官员就有人上车说:大唐皇帝在车下迎接大唐皇帝,欢迎新唐皇帝访问长安!

    李正大惊啊!还来真的!书院跟随来到侍者赶紧帮忙更衣,魏征也指指点点说,如今是王对王会面,这样穿着不合适!那样佩戴不合适!也没有提出什么好建议来。

    李正本就是随意的人,既然在公众面前晒一晒,那就展示新唐皇帝风采吧!可随身哪有什么准备?只得从空间拿出上次来长安的白色王袍。又叫随行保安和护卫换装,从空间拿出三百套军服,也就是唐城去年万人相亲时军人穿的那些短款军礼服。

    车厢里凭空出现的大堆衣物叫礼部官员吓得磕头如捣蒜,魏征也惊得不轻。王上神级今日总算开眼了。

    李正来到后面车厢,三节装载士兵的车厢里,士兵们正在议论着换穿衣服,穿过这里,来到最后面的货物车,裴行俭就看到,空旷的车厢里凭空出现两辆白色大马车,每辆车是的白马套好鞍鞯笼头,就像刚停下一般。车后还有大群白马,像刚从马棚出来一样。裴行俭知道王上有超凡能力,基地那些物资神秘增加、无中生有,他也知道,但是,直观这种场面还是第一次。

    见护卫们陆续换好衣服,裴行俭一声高喊:“立正!列队!检查装备,跟着大车,按顺序骑马下车。士兵们也知道这是要在祖国亲人们面前露脸,精神抖擞地每人一匹,开始鱼贯而出。

    一脸骄傲的白马仪仗队分立在红地毯两侧,李正适时出现在车厢门口,身边是新唐国总理大臣魏征和大将军裴行俭。李世民笑容满面,伸手迎接,李正叫人等候这么久,很是过意不去,紧走几步,和李世民紧紧握手。握手这个礼节现在在大唐很流行,连宫廷和外交都用上了。

    李正和李世民、房玄龄、长孙无忌、虞世南、李孝恭、程咬金、李绩、李瑜、李俭、李元昌等人分别握手。李世民乘坐李正马车在前,魏征虞世南房玄龄乘坐另一辆白色马车,其余将军们各自骑马,返回长安城,两边的三百匹白马卫队夹道随行,李世民带来的御林军在前面担任开道净街使,谁叫自己长得磕惨,穿戴没有人家排场呢?

    马车由长安东门转到南门进入,沿着中央大道直达延安大道上的凯旋门,马车跑得不快不慢,李世民在车上和王弟亲切交谈。

    大街上的人听说唐王归来,顿时放下手中的事儿,赶来围观,亲热之情溢于言表。马路两边是人山人海,呼声不断。李正一边和李世民说话,一边向四周招手示意。护卫队既要护着马车周全,不留缝隙防止偷袭,又要让王上看见百姓,很难为人额!

    两年没见,王弟就藩海外,威胁消失,又给中原留下丰富馈赠,李世民显得意气风发。有些事一旦拉下脸面去做,各人都会有自己的创意,会做得更好。比如做生意,皇室后宫几乎接手唐王书院的大部生意,立马变得炙手可热,像羊毛、纺织品,这种垄断产业,不光草原上的少数民族,就连世家也得涎着脸和皇后说话,自己去单干?笑话!唐王当初把后路都给你堵上了,专利法是干什么的?专利法加上王权,谁敢触碰?说好话给你一些配额,说不好,你去勾结突厥遗老遗少,妄图复辟可汗狼王江山,治你个反叛大罪。

    反正现在生意门路广多,又不差这一种,咱去玩其它行业吧!怎么没有人弹劾指责皇家与民争利?你脑子进水了吧?全国上下都在忙着建厂开矿,谁说谁?你家没有个小工厂?

    车到凯旋门,李世民携手李正下车步行进入。早已被御林军清场的偌大广场上除了士兵还是士兵,李正微不可察地皱眉。立即又兴高采烈地参观英烈堂,拜谒纪念碑,然后进入议会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