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十月初五下午,李正从长孙皇后那里出来,叫护卫回府,自己轻装乘马车直接来到长安东的灞桥工地,途径火车站时,甚至没有下车看一眼,只是从铁道安全闸口直接通过。

    李正现在还住在长安,没有顾得上回书院。主要原因是长乐即将生产。

    桥头工地接近尾声,引桥远处还搞了两段旱桥,我晕!大唐版的立交桥啊!从南面来的火车道是直接上桥的,两侧车辆上下公路就必须穿过铁路,这就有了逆天的设计。这是之前设计图上没有的!

    设计图上没有而确实出现的东西还真不少,李正最初的效果草图还在桥两端引桥和正桥衔接处画上几笔,那是仿照武汉长江大桥或者是南京长江大桥那种苏式风格的设计,是李正的恶搞,后来的定稿图纸上没有这种东西,现在竟然也出现了,和十来层楼一样高的桥头堡顶端还搞个金黄色琉璃顶小角楼,上面还插着三面红旗。李正郁闷地笑,也别说,两端有个突出高大建筑物,显得更有超时代感觉。游人也可以登高欣赏灞河景色,为文人骚客增添了抒情发骚之处。

    马车沿着老灞桥行走,通过望远镜远远看见新桥只剩中间的九个桥墩的桥孔还没有拆除手脚架,两端部分连护栏都安设好了。桥面是许多人很是忙碌。到了对岸,示意护卫不要惊动任何人,就那么沿着官道向东缓行,透过车窗观察施工情形。

    往东的铁路在上岸400米处和公路分离,也是一个双弯立交桥,很有创意。铁路路基上铁轨和西端一样,铺设到离桥1000米处,看来都在等待桥面完工。

    张新是晚上知道唐王微服视察灞桥工地的,连夜赶往唐王府,他有许多事要向师傅请示。长安城现在已经把夜禁时间放宽到晚十点,据说即将开放为不夜城。只有皇城还是一如既往地按时关门。张新赶到

    唐王府,其时唐王李正正在屋里踱来踱去,很着急的样子。张新见礼已毕,垂手而立,等候师傅问话,李正好像心神不宁,说:今天有事!你改天再说吧!张新只得告退。

    空间里长乐正在阵痛,女护卫兼任接生员正在准备。可能是昨天见到母后的刺激影响,长乐预产期提前了几天,或许是空间莫名原因也说不定。

    十六岁长乐的疼痛持续到初五,下午六点,生下一个八斤婴儿,男孩。

    两天来,唐王府笼罩在一片紧张之中,唐王不知怎的,情绪烦躁,来访的宾客一律拒见,出入的下人轻手轻脚,大气不敢出。

    晚上,唐王从书房出来,面色轻松,众人心里也放下悬着的石头,看来是什么事情有了结果。

    当夜八点,陕州传来噩耗,郑家一座煤矿冒顶,埋进挖煤工人一百三十余人。电话第一时间打进长安唐王府李正桌上。

    轮到唐王大发脾气,长乐遭了大罪,中学生啊!毁三观啊!这些念头令自己心里很自责、后悔。李正现在连书院还没有顾上去看一眼,又出了这么个幺蛾子,听见就来气。连忙给郑家打电话,问明情况。又给书院李俭打电话要他连夜准备两台大钻机,装船直下陕州,自己马上出发去陕州;通知李瑜张新随后赶到。

    十月初六中午,李正出现在陕州煤矿现场。陕州刺史郑家家主郑曾赶来了,也带着一班官员过来见礼,李正稍一回礼,顾不上喧寒,没有搭理刺史的午宴邀请。陕州就是后来的三门峡,黄河北岸中条山下,郑家在这里就如同割据的小军阀一般,州府上下几乎就是家族式管理,除了朝廷委派些长史主薄之类辅官,大小管理衙役九成以上都是郑家子弟。郑家煤窑说是和朝廷合建,但上交多少税收,其它合作伙伴又能有多少分红,只有主场的当家人知道。

    一个大型煤矿发生了事故。事故原因尚不明确,但事发时,没有听见巨大响声,说明不是瓦斯爆炸。井上管事详细向唐王介绍井下坑道长度走向,预留安全措施后,向唐王保证,所有支撑面都是按照规定用坑木支撑,坑道小铁轨两侧更是撑木林立。这次塌方靠近出口,里面有几里地的多条坑道相连,井下的人员肯定还活着,只是不知道塌方多长?井下人员能坚持多久?说着说着,老管事哭了,这次,两个儿子作为小领导全部带队进去了。

    李正说:赶快派人去河边转运抢险物资,多一分钟时间,就多一分希望。老管事连忙召集一班人员,分派人手准备大车下去执行。家主不是自己老婆郑世卿的生父,李正也不想多废话。那家主自己叫来一班六个本家技术人员上来备问。李正夺过设计图,交给随后赶来的李瑜张新,重新画图,又问了一些问题,然后开始沿着井口开始测量、选点。

    李瑜对围观的人大发脾气:“你们不去井口往外搬运石块煤渣在这里围着干什么?那里埋葬的是你们的亲人,难道你们就全指望唐王一人?靠天靠地,你们还是要靠自己!假如你们完全按照操作规范施工,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事儿?技术员,安全员是怎么做的事儿?儿戏工作,就是渎职,就是谋财害命!全部要法办,要杀头!”

    李瑜现在是朝廷工部三品高官,南山书院三级工程师,说出话来,严词厉声,一班下层技术员安全员早已吓尿了裤子。

    下午四时,一溜大车拉进矿区。六十名书院弟子就在地上画的石灰圈附近开始组装钢架,其余围观人员七手八脚卸车。八点整,井架竖起来了。柴油机开始轰鸣,直径一米的超大钻头开始向下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