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九章《笑话》对《菜根谭》

    在大桥上上游800米的地方,是开工不久的浉河大坝施工现场,同样是热火朝天。

    从桥头剪彩仪式下来,李正马上陪同李孝恭、秦琼、黄柏等州府官员、朝廷官员,来到大坝工地视察。

    桥上的工人早已转移到这里干活,大坝上是密密麻麻的人群。李正很有大跃进的感觉。

    这座大坝跨度比南湖大桥工程量更大,主坝体有六十丈长,坝面宽六丈20米,上面可以六两马车并行。张新根据李正画的立体图形大胆设计为八个泄洪口,同样的间距都是每孔高八米米阔两米。稳妥起见,上游迎水面坡度38度,坝基伸展较长,有一百多米,背面45度,坝基下面建有一排两层水泥钢筋结构楼房,自然安放的都是学校工坊的设施。大桥桥墩桥面水泥养生期间,大量工人调来先修引流渠,现在建好的引流渠里流淌着河水,引流渠上面铺设木头桥面,一点儿不影响来往运料。

    这是李正特别设计的,在不明白水泥标号情况下,还是继承传统的俄罗斯那种大、蠢、结实风格。大坝两头插入开凿的山体之中,与石山连为一体,浇筑更宽更远的引道。李正还真怕一场大水来袭把整个坝体给冲跑了。坝基两端早已建好,以便于运输材料。近六千人有了上次修桥的经验,轻车熟路,各工种工人按告示牌指引做着自己的那部分。还有许多没报上名的民工,自愿干起义务劳动,把河滩往外被挖出的沙土回填进浇筑好的框槽内。

    岸边还是立着巨大的大坝效果图,看着就让人兴奋,是一面鼓舞人心的旗帜。

    底部四排八十根直径一米多的基桩牢牢地扎进地底十几米,周围券起的石墙和浇铸的混凝土同步升起,再和纵横交错的钢筋网连成整体,铸成一个巨大片状底座,底座上面才是泄洪道,泄洪道里还预留可升降闸门,以及安装发电机位置,尽管目前只是一个设想。泄洪道上游处高,下游处地,下游处预留安装巨大水车和水轮机位置。这些施工程序和技术要点,李正亲自和教研班以及六十余名工地负责大匠详细讲解过了,现在就有六名教研班弟子在现场指挥着。每天的工作进度安排和当日总结可以避免发生差错,这是总负责人李瑜带十几个助手每日必备的审核程序。

    李正看了看准备的大量石料,应该够了。这里没自己什么事儿了。就带人去福和酒楼庆贺去了。

    李正去了福和酒楼,专用御厨李富贵肯定被邀请来献艺。这是老掌柜李观的意思,那个厨师培训班还没有开办,李富贵的娘家当然得近水楼台先学起来。其实,李富贵显摆嘚瑟的结果就是京城和洛阳等地的李家连锁酒店产业菜式增加,收益倍增。

    秦琼端起酒杯对李正说:“孝正!皇上派我来申州的意思,你应该明白的!那个炸药不可能就那样吧?孝正一定有办法把他的威力发挥出来!是不是?”

    李正说:“当然!我有至少十种办法把那东西抛到远处,关键看皇上是什么意思?”

    “皇上只有一个条件,决不能落入私人手中,更不能透露与敌国。这是底线,这也是派我来的意思。”

    李正松了口气,“我只是一个教书匠,在有生之年只想做个平安富贵的纨绔,遛遛狗、逗逗鸟,娶上七八十来个媳妇,生上一群孩子,享受人生,最好来个桃李满天下。于愿足矣!什么名利爵位,都是浮云。”

    李孝恭也是叹气感慨:“好在现在平静几年了,也就是在这里说说罢了!”

    秦琼默然,你二十岁不到,就如此沉沦,想享受人生?这个年纪,自己当年受的都是什么罪呀!

    李正又说:“现在申州百业待兴,很多地方用上的盐就缺口很大,朝廷管制很紧哪!“

    秦琼想,这个自己可以代皇上准许申州例外,皇上确实交代过的。就听李正又说:“我可以传授一种新式生产盐的方法,可以再无盐荒,只要运输畅达,即使大漠草原,也可和盐场价钱相当。“

    “当真?“二人异口同声道。

    “当然!”连个腌菜咸鸭蛋都吃不上!腊肉也不咸,看来真的是从上到下从南到北都缺盐啊!

    三人各自考虑自己的心思,李孝恭想在这块蛋糕中分下一块,李正想着得到大量工业盐和附属的盐卤,那可里面可是有钾、镁、碘、硼、溴等多种元素啊!秦琼则思考着这么写每日一篇的奏章,酒就显得索然无味了。

    以后的时间里,李正更忙碌起来,整体把自己独自关在书房,不许任何人打扰。拿出电脑,调出初中课程,用圆珠笔快速抄写带编辑。他主要是盗版那些初中物理和化学课本,用适合的语句些下来。经常一天用两根笔芯,腰酸背痛的搞了一天才出房门。柳儿带着雁妮把鬼画符的纸张小心翼翼整理好。给躺在树下摇摇椅上的王爷捏捏腿和手臂,雁妮问:王爷那些细细的东西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吗?

    李正戴着玻璃作坊最新出品的墨镜,懒懒的道:你们不需要学习那些。我说个小故事,你们写下来。咦——对!编些短文,寓言什么的,不仅叫学生识字,还能拓展一下学生眼界范围。

    雁妮,叫那谁,写字快的来两个。我说你们写,写故事。

    三位伶俐的丫鬟叶儿青儿翠儿来了,李正记不住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