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六月,远在吐蕃的侯君集终于电报发回好消息,十二万大军在象雄国经过年余的修养适应高原气候后,在天气回暖后,一鼓作气,直捣黄龙,攻入逻些城,和多股之前在吐蕃各地流窜作案杀人越货的唐军小部队胜利大会师。侯君集想起电报所述的唐王兵不血刃、零伤亡占领北海道和琉球就郁闷不已,为报复赞普抵抗,默许少壮派的年轻军官率三军对吐蕃贵族、喇嘛、藏兵杀抢无度,逻些城血流成河。随从军队象雄国军马也趁机杀人放火,一些无辜民众受到波及。

    随军的书院炮队观察员和军队监军把报告电传会长安,李世民大怒,连夜组建调查组,调派右武卫大将军弓月道行军大总管梁建方、幽居长安的原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王,会同西北战事稍停的李绩,由李绩为主,持尚方宝剑,对逻些城屠城事件进行调查。

    平倭大军由新罗道行军大总管李靖挂帅,八月初一升帐,初五点卯出海,用电报指挥作战。北海道一部,程咬金率一万人兵分两路沿着陆奥湾两侧由北海道南部向本州岛渡海登陆。琉球国大将凉迈率五千本地土著士兵用大唐提供的武器盔甲,乘坐大唐海船由九州岛南端登陆。

    李靖率大队早已集结在对马岛上,分两路同时升帆启程,一路直扑九州,另一路提前出发,登陆地点为隐歧岛以南的松江一带。一时,船帆遮海,蔚为壮观。这次战事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使用电讯指挥,被史官载入史册。

    李正躲在书院大型实验室里,面对一堆五颜六色粉末液体,忙个不亦乐乎。酚、肽、苯、萘、烷,分子式、公式、换算、配比,蒸馏、萃取、提纯、升华,合成、分离、加压、加热,精确到微克的精致天平不停地晃悠。硬是重温大学化学课程,深化进修硕士博士课程,学习李浩硬盘里的化工知识,把自己一个小小三本大学生水平硬是自学进修到化工大师级别。人家学习的都是某一个专业,李正可是搞得全科,还得是大师级,不,宗师级别的。

    好在李正有特殊智力和体质,过目不忘的特异本领给他带来不少便利。弟子往往还在寻找记录,他一口就说出试验原料的位置数量。数百个学生隔着玻璃在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课后模仿着重复实验。

    李正忙得连今年八月的科考都没有过问,只是给皇上一个建议,说,最多录取一万人,之后和去年一样继续学习就是。

    八月这个月,成果慢慢就扎堆出来。由于有电脑指导,实验目的明确,过程清晰,少走了许多弯路,根据合成物分子式,建立分子结构模型,不断弄出令人兴奋的结果来。

    八月初六,水杨酸搞了出来,接着顺理成章地,阿司匹林溶液就有了。

    八月十一,氨水问世。

    八月十二,另一个小组经过反复的实验,复制出理想效果的小麦田除草剂。李正命名还是麦草光。

    八月十四,另一个研究方向的小组不甘落后,按照分子结构模型,搞出水稻田的阔叶除草剂。李正命名神锄。

    八月十八,一代广谱杀虫剂问世,有成品粉剂和半成品溶液。实验证明,在这个毫无抗药性的时代里,没有那种害虫能抵御它的威力。李正取名为灭虫灵一号、二号。实际药品,一个是六六六粉,一个是滴滴涕。

    八月二十四,书院火药实验室的李五终于搞出安全的硝化甘油炸药----黄色梯恩梯。

    八月二十六,继水稻田阔叶除草剂问世后,旱地的大豆田里尖叶除草剂仓促问世。

    书院其它实验室也成果踊跃:张新制成巨大汽艇,轻质钢筋(他不知道是什么合金)为骨架,蒙着拼接的薄牛皮,里面的支架比书院教学楼还高大,外面蒙着的牛马皮用空了唐王府库存,涂有防漏气涂料的混纺布料连里面气囊带外面用了上万匹布,混合油漆的密封胶水用了五千多斤,光是内部外部固定的纤绳就六百多根上万米,用料总重量达110吨,外面用64根缆绳系在巨大的预制水泥锚块上。占地三十余亩的庞大身躯很是壮观吓人。李正当初给出的选项是热气球和汽艇二选一,张新在热气球负重升空失败两次后就放弃了。先搞个小型汽艇,验证唐王书中的那个公式,之后就大胆设计这个巨型飞艇。

    李庚代理负责的大型水压机完成第一次试车,钢锭不经加热在巨大砧板上如揉面一般被挤压成冷轧板,工人们欢呼一片。

    李俭在一对好基男长孙冲李恪帮助下,设计出完整的汽油机图纸,正在用木料制作模型。

    唯一有困难的还是孙思邈的实验室,青霉素提纯实验已经完成,批量化生产还没有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