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熊津家主老熊津和两个儿女都有红包大礼盒。熊津的大礼盒里,一个木制的精致船只模型,一张他急需的合作合同——大唐朝廷在九州南部长崎建设大型造船厂的合同,这是他为他庞大家族争取的第一个朝廷项目。他已经得到皇上的赐姓,皇上和朝廷根据他所处位置,赐姓东海,老家主如今就叫东海熊津。

    他的儿子东海浩明得到的大礼盒里,放着一把唐刀和一份任命书,大唐御林军骑都尉的任命书。他的女儿得到的是一套昂贵化妆品和一套书。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书。

    回到家,拆开红包大礼盒,父子心事落地,女儿却哭了。按照她理解的唐王意思是,她不够漂亮,也不够智慧。东海熊本却知道,唐王的本意。

    之前,他根据传闻揣摩唐王爱好,搜罗一批倭国大户人家二十名绝色美女,全是十六七岁处女,秘密送到唐王府,结果,唐王是收下了,还给了相应奖赏。不过,立即,唐王把这批女子送进书院的下属医护院,准备学习之后,分配充当医院护士。熊本被告知,可以搜寻男女孤儿,送到书院学习,但选美之事,以后就不要搞了。唐王已经有十位王后王妃,以后不会再有王妃入府了。

    老熊津和儿子东海浩明一合计,全家连女人的首饰、皇上赏赐都拿出来了,集资出百万贯家产,投入到唐王的火力发电厂里,虽然在几千万的股份中比例不大,投机成分暂不去说,但那份倾家荡产全力支持的精神叫李正感动,指示报纸舆论大力宣传,这可是个典型事例,归属大唐的先进代表!

    初一的报纸开始大肆报道唐王隆重接待李羌张成甲的新闻,在民间引起强烈反响。又报导倭国旧臣权贵归顺的始末,这次缩衣节食、变卖家产,据说连皇上赏赐、女人首饰都典当出去,全力支持唐王新建发电厂,说明他的家族已经对大唐有认同感,归属感。后面具体对熊津家成员、发家历史、现在状况分析剖解,一时,长安人对新来邻居熊津家好感倍增。

    初五,859年第一次大朝会,李世民宣布几件事情:一是,颁布全新法律《交通法》,规定人车必须靠右行走。李正冷眼观看众人反应,看会不会出现神问题?停了一会儿,果然就有人问:人车都走右边,左边用来干什么?李正坐在皇帝座位下方,看着李正大笑几声,李世民也是笑了。二人早就说过这个笑话,打赌说有人会中招。这次李正赢了。李正举起手摇了摇,提醒皇上中午就吃宫廷熊掌。李世民点头,继续说话。至于问话那人,在皇上发笑时就醒悟过来,羞得钻地无缝啊!人家新灞桥上搞得单向行驶不就是靠右行驶吗?

    第二个事是,李世民决定,在上元节晚上,举行宫廷盛宴晚会。模仿唐王府春节晚会,扩大规模,邀请更多诸国驻京人士、番邦属臣、各地劳模、优秀臣工人员,用电报通知。距离太远的就算了,来年按照唐王建议,三四月就开始准备明年春晚。总结说,晚会形式是个好办法,可以拉近君臣民关系,又可以表彰优秀先进。这个提议不花户部的钱,由商人冠名赞助,商户可以得到“御用”二字的冠名,真是好办法啊!户部要做的只是底下人跑腿功夫,所以全员通过。李正眯着眼,心中叹道:和后世的政府一样,还是喜好这个啊!

    第三件事是,计划拆除搬迁朱雀门外十六坊,建设与大唐帝国地位相适应的帝国广场。这个就需要大臣们拿出拆迁方案。此语一出,引起大臣强烈反对,关系上万家庭的搬迁,动作太大。

    李世民说,当前大唐已无外忧远忧,帝国地位日益崇高,但都城因城墙所限,无法扩容,城外的百姓也是自由散居城外十余里之外,需要重新规划,重新设置管理部门对其管理。借此机会,拆迁城中部分坊市是完全有必要的。所腾出的空地不再建设住所房舍,这片地方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长安以后将是一座不设防的无城墙大都市,让所有来到长安的百姓和外邦人士感受到大唐的威仪。

    李世民这样说,众人也无话可答,只能执行。李正适时插话:“这个事嘛!本王建议下哈!无论涉及到百姓还是王公大臣,按照实际住居面积,在城外选择同等面积新宅进行补偿,被拆迁户不须花费任何钱就可以住进同样大的新屋。新宅在某个地方规划好后,由户部工部负责建造,档次不能低于现有标准。本王再次建议,建设标准应该采用书院建筑队的新房标准。至于选址,就由大家商议,诸位看如何?”

    早说嘛!几百名大臣们议论纷纷,雕梁画栋算什么?能有唐王府那样的玻璃窗的新房才是引领潮流新时尚啊!不要说百姓家庭了,就是朝臣家大业大也会趋之若鹜,想尽快迁入新居。

    朱雀门两边东边是安上门,西边是含光门,门外是太平、光禄、兴道、务本、通义、殖业、开化、崇义、兴化、丰乐、安仁、长兴、崇德、安业、光福、永乐十六坊,几乎每个坊里都有面庙、寺、观,后来著名的小雁塔就在安仁坊荐福寺里。

    自隋朝以来,佛教盛行,唐武德年间,朝廷宣扬天命所在,也是大开佛法,由皇城周围就遍布佛寺就可看出当时盛况。光是朱雀门外的荐福寺就占了开化、安仁两坊之地。现在谁能在北京长安街上建一所清真寺或天主教基督教大礼堂?

    自从李正到来,不断教化百姓,人们从潜意识中觉得,美好生活还是要靠双手来创造的,求神拜佛搞不来金银,去唐王工地干活,当天就能拿到工钱。现在,寺院已经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即使是在三月三、四月八等佛教节日也是香火稀少。很多寺庙的徒弟自己就还俗回家了,寺院的田产同样也要缴纳税赋,何必还留在这里念经呢?

    限制寺院发展是李正第一次见到李世民就给提的醒。那还是在申州,当时,李正拿出一份申州寺庙的普查结果,就懵逼了。寺庙田产竟然占申州耕地的八分之一,完全不用交任何税赋和徭役。全大唐呢?当时李正就问。这就给李世民一个警觉,回京后,不仅限制王室到寺庙随喜上香礼佛,还要求大臣家族这样做。唐朝初立,问题繁多,摆在皇帝李渊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新收复河南地上土地问题,土地兼并及其严重,佛教寺院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于是李渊颁布的减寺疏僧诏,洋洋洒洒古文数千言,只有一个意思,就是伪郑之地范围内的所有寺观着其尽令废除。其中就包括少林寺,少林寺还对抗朝廷,挟十三棍僧救秦王恩要挟,但还是被李渊收回四千亩永固福田。李世民登基后,又网开一面,发还四千亩福田。李正来后,李世民再次下诏少林寺,四千亩福田你们可以种,但必须缴纳税赋徭役。一时,舆论对朝廷出尔反尔很不利,但还是实施下来。结果就是,原本上千人的大寺院,现在只有不足二百人。说远了。

    朝会第四件事是准备在秋季举行全大唐运动会。全称是“全唐运动会”,目的是发扬提倡年轻人积极向上,引导全民锻炼身体,崇尚武德精神。运动会分六个大比赛项目,赛跑、射箭、蹴鞠、马术、跳高跳远,四十六个小项目。设金银铜牌一百三十八块,由各道州府县选拔优秀人士和特殊本领者争逐。皇上话音一落,众人都在心中合计,户部尚书刘政会说:“皇上,这得需要多少钱啊!户部......”

    李世民摆摆手说:“这笔钱有专项资金来运作,不用爱卿操心。你找出几个管理人员来管钱就是。”

    李正解释说:“这个钱,由赞助商来付账。工部需要找一块地方修建体育比赛场所。要求是交通方便,场地够大,要容纳一万人到三万人。观看比赛的人要收门票费,平民百姓象征性的收一两文钱,无伤大雅。贵宾席位就收高价,补偿一下嘛!”

    工部段伦现在和唐王关系正好着那,前年给唐王推荐的机巧天才杨思齐,在柴油机组装、蒸汽机建造过程中功不可没,唐王年前见到段伦还在夸赞。段伦称是。琢磨着场地到底修在哪?

    第五件事是个小事,有关唐王的赏赐,大家来了精神,不知皇上如何赏赐唐王。升官?升无可升,已经是超一品啦!皇上似笑非笑地说:赐唐王侍妾美女武氏元华一名!

    难为李世民了,自从见到长乐给的那份小册子,稍稍浏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