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早已得到命令的张新凌晨就准备给气囊充气工具材料,长史魏征已经按照指示往汽艇上装货物呢!补充的军粮是首选,武器弹药是军人的第二生命,要加快速度装载;一些易损易耗品,当然要装;还有唐王指定的木箱也要优先装。等唐王李正赶到书院时已是半夜一点,货物装载得差不多了。

    这个汽艇是仿制1900年德国的退役将军菲迪南德·格拉夫·齐柏林制作的硬式飞艇。

    1900年,齐柏林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硬式飞艇。它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硬质材料骨架,骨架是由一根腹部纵向大梁和24根肋骨及16个框架构成,并使用了大量纵向和横向拉线,以增强结构强度。艇体构架外面蒙上防水布制成的蒙皮。艇体内有17个气囊,总容积达到1.2万立方米,总浮力达13吨。比当时软式飞艇大5至6倍。早期单气囊汽艇在升空高压区后,氢气膨胀,有随时爆炸危险,改进型新式多气囊不仅解决这个问题,还能起到类似船上隔水舱的作用,所以大大提高了飞行的安全度。

    张新拿到的就是这种硬式汽艇结构图,修改其中参数,增改部分设计,唯恐天下不乱地搞出这种逆天大物件。汽艇总长220米,最大直径34米,内部有22个大气囊,总容积达18万方,设计载重36吨。上部是气囊部分,中间是储物仓隔断里,面有控制人员观察检测控制气囊压力;储物仓下面是人员仓,前端是唐王的贵宾室,后面是士兵仓,士兵仓里是密密麻麻的三层床铺,满员可乘三百人,根据货物配比,可以调整装在运送千人。所有人员不许使用明火,食物一律吃熟食或军用干粮。

    下方动力室,使用四台柴油机作为动力,带动四个巨大涡扇推进器。真正的环球飞艇提前一千多年问世了。

    这次充气用掉铝粉一吨多,烧碱一吨多,无数充气管道接在二十二个大管道上,给二十二个大气囊充气。李正很担心,要是那个混合反应罐碰撞点儿火花,这里就要放个氢弹了,整个书院全都完了!要不是着急,打死也不坐这种安全性极差的‘氢弹’飞行器。

    859年正月初六,凌晨六时正,李正带上褚遂良,携一百名护卫,一百名书院弟子和保安,登上飞艇飘摇直上,然后向东飞去。原本萧玉萍给准备的小丫鬟代替雁妮随身侍候,李正坚决不带,还是陈月儿理解李正想法,给武元华配了两个丫鬟一起跟去,李正欣然同意。新纳的小妾还没有圆房你,再说了,留着这么个“阴谋家”在家里,会不会把后院的一群白菜给祸害了。

    说来也怪,当汽艇飞到两千米高度时,西北风突起,这下操作员关闭两台机器,不然,速度太快气压增高太快,会令牛皮外壳破裂的。

    李世民赶到书院时,李正已经走了近一个小时了,连忙电报联系。同时给下一站九州熊本的李前威发报说,唐王即将到达,请准备某些物资补给。

    飞扬直上云霄外,扶摇送我九层天。李正坐看一班护卫中的参谋们对着地图核对地形山貌,惊叹这就到洛阳了!这就到泰山了!这就到海边了!

    李正对戒指空间里能探索的地方已经熟烂于胸,灵活掌握。近期他修炼那本古籍功法,修为增长得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那一步了,后宫女人不禁应付自如,在外功发放上也是如意自然,自觉利用空间之力能够移山倒海也不会费多大功夫,整个就是超自然的赛亚人。道术精妙如斯,叫自己这个唯物主义者逐渐改变世界观。上次春晚,李正就在空间开了窗口,把长乐和孩子侍女们观看了一场不能互动的“电视节目”。

    有空间灵力加持,汽艇顺风平稳飞行飞快。到了午后,汽艇到达海上。风似乎小了许多,操作员关闭机器,调整气囊压力,汽艇对照地图上的熊津城缓缓下降。

    汽艇上抛下几十根粗大缆绳,上千军士抓住缆绳,硬是把飞艇拉到预定地方降落、固定。

    地面早有人清理巨大空地,等候围观的不只是岛上的倭国原居民,无数下班的大唐工人士兵也远远观看这几个庞然大物。汽艇稳稳地降落在场地当中,大批唐军驱赶围观群众。大车将准备好的麻袋一袋袋送来。李正说:只能加装一吨左右,再多就影响行动了,万里大海上气候多变,太重不易掌握驾驭。

    李前威这才作罢。还是加装一些零食,给唐王和军士们路上下酒。

    晚上六点,夜色苍茫中,汽艇再次充气加压升空,一路东去。

    飞艇夜航,在书院已经试验过了,操作员只需对照罗盘,借助观测北斗星定位,也能飞行。但遇到阴天就抓瞎了。这次飞艇装载物连人大约共有三十到40吨。其实,李正空间已经储备无数物资,实际上,李正空间已经储存了千百吨各种物资,更别说还有盈厌鼎的支持,完全可以把他们也装在空间里,到达后,释放出来就是。但那样对成长中的大唐人没有好处,再说了,自己旅途寂寞不是?

    一路上,李正和武元华龟缩在贵宾室小隔间里,调调情,逗逗笑,很是惬意,说笑间,武元华被李正正式昵称乳名媚娘。只要有光亮,武媚一直隔着玻璃窗看着大海吃些鸭胗鹅掌小零食,不时对着大海发出惊叹:怎么这么大?怎么这么大?......

    李正想直接把汽艇收进空间,自己直接瞬移也能到达美洲,那样怎么能锻炼成长中的技术员呢?飞艇在四千米高度飞行了两天半,终于,有观察员在望远镜里逆光看到海岸线。接着报告说见到海面上的船队了。

    跟着唐王出行,二百名护卫嘻嘻哈哈地很放松,他们当中有多年跟随的老护卫,也有新入伙的新队员。即使是新队员,也是从书院保安队和大内侍卫中优出选来的。听说见到陆地,众人开始收拾自己的装备。火枪,自然是人手一支或两只,长的是霰弹枪,斜夹在腋下,短枪插在后臀,背后还有终极武器——长刀,弓箭。还有三五个人共同使用的支援性武器——暴风雨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