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五章大好日子

    李白从工地上拿回来没吃完的馒头。工地伙房的蒸笼超大,馒头做得好,是一班半大小子去帮工的理由之一。这次,他是给某个小丫鬟带的。小丫鬟没吃到,叫李正看见了。春天日长饿人,快中午了,李正找李富贵踅摸吃的,就看见李白鬼鬼祟祟,截留了这块馒头。照李白脑勺一下:“泡妞也不能拿这哄人吧?应该酸酸甜甜——欸——!等会儿再说!跟上来。”

    找李富贵馒头切片,淋上咸油菜汤,撒上孜然粉,用竹签串上放进炉膛烘烤。很快,李白的口水伴随着香味就一起出现。

    等李白吃上一块烤馒头片后,大呼小叫还要去工地弄,李正又是一脑瓜子,就这点出息?走!哥教你怎么把妹儿!

    桥墩已经建成一个月了,桥面支模和手脚架早已完成,民工把河道里的石头捡完,河堤也加固四五里远了。李正还是叫检查再检查,等等再浇筑桥面。李正惊讶于建设速度之快,难道自己在大唐创建个‘申州速度’?

    总结一下,觉得这个速度也是完全应该有的:首先是食物诱惑,开元通宝开路,休闲时代的民工嗷嗷叫地等待着上场,生怕王爷小仙师不满意;其次人多,精神情绪热涨,工作时间又长;再就是物资充足,人等物资到位,而不是物资堆放好久人员不到位。李正感慨啊!这和后世大跃进时期的情形何其相似。

    在经历一场小雨后,终于到了二月二十五,天气晴朗。一个黄柏亲自选查出来的黄道吉日,适合立柱上梁,也适合嫁娶。

    这天是南湖大桥开始浇筑桥面的日子。一大早,所有官员衙役齐齐到场,教研班的学生也调到现场观摩。

    调集来的五千余名民工两岸聚集,等待开工。按计划是桥两端同时上料,桥头两端各堆着几十大堆拌好的混泥土,还有民工在用新式铁锨不停翻动着,旁边还堆积有更多的水泥碎石块河砂,随时堆拌。据李瑜张新等人报告,经几人统筹安排:浇筑速度计划到天黑完成;浇筑队伍沿着铺设的木板行进,双排往返;浇筑混凝土共计约需八千方左右,除桥面模具工钢筋工外,光运料工就五千余人,每人负担大约一点六方七千五百斤,在七个辰时里分一百多趟完成。另外还有小推车帮忙,应该没有问题。

    时间紧迫,李正李琛李孝恭黄柏龚益分别在桥两端为开工剪彩,民工们小跑着忙碌起来。

    李正对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意见:“人不是机器,每趟平均就一百斤,连续小跑会累的,这个考虑没有。尽快从别的地方再调来一千人,随时添上去,也可以用拌料工轮换。另外,伙食准备好没有?工地上今天都是出大力的活,必须干的稀的开山准备充分;轮流吃饭,米饭蒸饼随便吃,还要加肉,连在场的管理人员按每人按半斤肉,三十头不够就杀五十头!”

    李正这么大方,也是底气有些不足。他最担心的是,那些桥墩的地基,在河底清理地基时,每个他都亲自在场查看,但他不是专业的技术员啊!也不知道应该挖到什么土层才算合适,唐朝,似乎没有带桥墩的大石桥啊?到哪去找参照物啊?只好尽量挖到底下露出石头为止。再就是,尽量增大底脚面积,减小单位面积压强,也不知道这样到底能行不?

    现在看到这么多的预混料要堆放到那些桥墩上,八千方,两万吨啊!李正从心底感到害怕。重压下,桥墩下沉是必然的,筑桥墩时都留有高度余量,也已经静置一个月了,但上面再放两万吨重量,万一哪个桥墩下沉不一致,坍塌了,那些紧密相连的手脚架和拉扯的所谓‘钢筋’,就会连锁反应,引起一系列塌方,那就不是死十个八个人的事了,那样李正就百死莫赎了。

    李正不想继续在这里经受心理折磨。交给黄柏等人监视,自己回家准备晚上的纳妾酒宴。

    下人们在院里扯上彩旗丝带,挂上红灯笼,有些喜气洋洋的气氛。

    少数宾客已经通知到了,李琛兄弟、黄柏龚益、李管事和李家湾来的几个乡亲,再就是申州的一些商号掌柜,几个高级学生兼秘书。

    心绪不宁地来来回回地在家里踱步,焦急的神色叫后院丫鬟们以为是王爷急于和柳儿洞房,不时调笑梳理打扮对月儿和柳儿,仿佛一片叽叽喳喳的喜鹊进了树林。

    李正煎熬着度过中午,为了眼不见心不烦,干脆到书院教室查看一下。

    马周在为二年级授课;裴行俭薛仁贵在柳三郎在三个一年级里突击训练数学,李俭在三年级教室里在讲解数学工程问题应用。这段时间里,后世那些奥数应用题像什么和差、和倍、工程、行程、鸡兔、分配、归总、归一等等把可怜的娃折腾得欲仙欲死。三年级为二年级讲课,二年级为一年级讲课,那个方法还是不行,理解能力问题,李正太过想当然了,急于求成走不通的。

    李正看了一会儿,慢慢踱到教研班。这里已不能说是常规的教室了。说是个图书馆或实验室也不为过。很多模型什么的摆满长台,额——那也是学生们的书桌。这里在忙碌的只有十来个人,其余人除了在筑桥工地上,或是在作坊工场实验。

    李正进了教室,学生们垂手向李正恭敬一个鞠躬,又回头忙碌桌上的东西。李正看那些都是自己从空间拿出的张校长的教具纸箱里的仿制品,由铁匠木匠合作制成的高仿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