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利好消息?是朝廷方面有什么新的政策了吗?”萧千禧急忙发问。

    县太爷从宽大的袖子中取出来一封信,上面的火漆已经起开了,牛皮纸的封面上写有“批复”二字。

    然后,他将信转交给了萧千禧,示意让她打开瞧瞧。

    两个哥哥也歪着脑袋凑了过去。

    还真是天大的好事!

    萧千武的眼睛越睁越大,人激动得差点一蹦三尺高,“太棒了!居然批下来了!第一笔订单就覆盖整个郡县!”m.

    “景国上下五十六个郡,隶属咱们京北郡又有十六县,大大小小的衙门加起来,少说也有二十个!恭喜小妹!你的医护用品成功打入官道!”

    萧千文一把抱起小妹,高兴地往上抛。

    虽然批复中写着以京北郡为推行试点,但在场的人都深知,试过一次,就会爱不释手!

    就说那消毒液吧,只需要“呲”喷几下,就可以达到消毒抑菌的作用,比烧手的石灰粉好用多了!

    还有萧千禧在停尸房解剖时穿的防护服,上下连体,只需要撕掉薄膜,就可以粘贴起来,形成密封空间。有效避免办案人员触碰皮肤或者有毒物质,也就降低了感染的风险,提高对自身的保护。

    要说起来,每个仵作都是衙门里的宝,小点的衙门还要共用一个仵作,或者与邻县相互借调。

    这么稀缺的人才,安全问题可不能掉以轻心。

    正是看上了萧千禧解剖的手艺,县太爷是一门心思想要收归门下。

    折子递上去了好些时日,就在县太爷心灰意冷的时候,传来了好消息。

    “虽然在创建医馆方面,朝廷并没有什么新的政策,但做了县衙医疗用品的供货商,势必记录在册,你的名字也将会被京北郡的各个衙门所熟识,提前走个过场,总比唐突登门要好得多!”

    县太爷认真做着分析,“有了过硬的技术背景,再加上这一层关系,没准申请批复的过程会顺利些。”

    在场的人,受此激励,信心倍增。

    接下来,县太爷还抛出了几种设想,以供萧千禧他们参考。

    其一,就是直接向朝廷申请“惠民”医馆,纳入朝廷的慈善机构,预支朝廷拨款,由萧千禧代为管理,自负盈亏。

    这样的话,既可以照顾好朝廷的“面子”,又不用朝廷操心“里子”,批复的可能性最大。

    有了朝廷拨款,也可以适当缓解萧千禧亏空的压力。

    其二,就是直接开设“民间”医馆,这个只要在县衙登记就可以了,省了去郡里申请的麻烦。但若是想给贱籍的病患看诊,就需要医者踏出医馆,在露天场所,或者其他什么地方。

    显然,这个法子并没有从根本上让患者得到平等的待遇。

    也与萧千禧创建不分等级的医馆初衷背离。

    最后,就是能有机遇拿到特批公文,相当于朝廷单独恩准萧千禧设立这么一所医馆。

    难度程度约等于白日做梦。

    在古代,阶级制度森严,废除贱籍,无异于动摇了统治者的根本。

    思来想去,还是第一种设想成功的几率最大。

    县太爷很快就出具了县衙的推荐函,说明创建医馆惠及大众的好处,随后盖上了大印。

    “这个你们拿好,连同刚才的批复,到时候一并呈给郡里的太守,希望能尽县衙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