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从大雍建朝以来,林家庄百姓生于斯长于斯,从未听说过有什么鱼巢为患,更没有经历过水漫小镇,此等骇人听闻的事情。当官府告示往城墙脚下一张贴,立刻引起了不少识字百姓的注意。

    林阿黄一辈子都在山窝窝里埋头种地,好不容易等到秋收结束,挑着玉米面去到城里赶集换掉银子过冬,刚入了城门便被凶神恶煞的捕快拦下,说是只出不进。

    他挠了挠头,望着篓子里的玉米面发起了愁。眼看就要入冬,若不把玉米面卖出去,换银钱买棉服过冬,只怕是要冻死。他冻着不打紧,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的,可不能跟着他挨饿受冻。

    如此想着,他苦苦哀求着眼前看起来比较好说话的胖捕快,“官爷行行好,就让小的入城把这点子玉米面卖了,好过个暖冬。”

    面慈心善的捕快有些为难,将他拉到一旁,小声道:“里正下了命令,要城内百姓于今日内迁出去,这位大哥还进去做什么营生买卖?”

    林阿黄吓了一跳,疑惑道:“怎么突然要迁出去了?”

    捕快面色古怪,用不大不小的声量道:“昨日城里来了几位大人物,非说绥江会决堤,还说了番稀奇古怪的话,将里正大人吓唬得连夜出了告示,通知百姓迁城。”

    此话一出,本该在一旁看告示的老者忍不住开口咒骂起来,“我林老汉在林家庄住了几十年,从未听说过绥江会决堤,此人分明在妖言惑众,图谋不轨!林坚这小子糊涂,竟听信谗言,不顾百姓的死活!”

    “可……昨夜确实乌云盖顶,当真有暴雨将至的迹象,里正大人也是担心大家的安危,这才要出告示让大家迁城的。”捕快皱着眉,不意老者将自家大人说得如此昏庸无能。

    林老汉啐了一口,指着艳阳高照的天空,大声嚷嚷道:“这样好的天气,哪来的雨?我老早说了,这群人就是觊觎镜湖底下的宝贝,才三番四次让我们林家庄的百姓迁城。你回去告诉林坚,助纣为虐是遭报应的!”

    一时间人潮涌动,几个在林家庄长大的壮汉听得此话也是义愤填膺,振臂高呼“遭报应!遭报应!”

    他们生于林家庄,长于林家庄,何况一家子上上下下老老少少这么多人,迁城能迁到哪去?这时,有一文质彬彬的书生站出来,先是朝捕快头头施了一礼,“这位官爷,且不说现下风平浪静,不曾有暴雨,绥江也不曾有决堤的迹象,就说我们迁城,能迁到哪去?迁走之后,当真能活过这个隆冬?”

    短短几句话,引得满城忙碌着搬迁百姓们的共鸣,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朝那面色尴尬的捕快头看去。

    捕快头到底是见多识广,很快便稳住了场面,有力道:“诸位且宽心,青离医仙与捕花二青天还有官府,已在二十里外置办了安民点,吃住都不成问题。待这场洪水过后,便可以从安民点撤退,回到林家庄。”

    众人一听青离医仙和捕花二青天的名号,心中的忧虑顿时消了大半。

    这时又有人大声质疑,“前段时日还有人打着任威大将军的名号,让咱们村的汉子去镜湖掏什么救命良药,结果怎么着?汉子们被那大家伙吞了个精光,有去无回啊!你们官府怕不是又打着青离医仙和捕花二青天的幌子,让咱们去送死!咱们坚决不迁城!”

    瘦小的小摊贩声音不大,恰好能让在场所有人听得清清楚楚,“可不是嘛,三胖家的小叔听了里正的话,帮那什么任家遗孤采救命良药,被那凶兽啃得尸骨无存哩。”

    “你们怕不是又把老百姓当成傻子,骗到什么邪门地儿,喂凶兽吧!”

    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场上一时议论纷纷。

    “我们坚决不迁城,让林坚和那群王八羔子看着办吧!”林老汉满脸愤慨,煽动百姓朝城门关卡冲去,把拦住的栅栏撞得稀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