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元宵节过后,惊蛰至,万物复苏萌发。

    全国上下工业、农业等各行各业,似乎也跟着进入到一个火热、亢奋的节奏。

    “多、快、好、省!”

    这四个字就可以完全体现所有人民那种迫切的心情。

    一五之后,全国上下的形势看起来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大家普遍都过于乐观地对未来进行估计。

    此时一些地方早已经出现了所谓的“千斤沟”“千斤社”,当然还没有之后那么夸张。

    谁会想到下半年,千斤都不好意思说出口!

    当然,离大夸也不远了,就差有地方开头。

    前来吊丧慰问的人不少,陈雪茹生意上的朋友,像是伊莲娜、弗拉基米尔、弗拉舍利、卖茶叶的邱经理等等。

    高校学生、工商界等都踊跃参加,施工劳动力增至5万人。

    这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

    陈母看到徐得庸的时候,嘴唇微动似乎想要说什么,不过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有说。

    而且这时候提倡反浪费,虽然陈雪茹不差钱,但丧事也不好大办。

    徐慧真道:“大家都是朋友,不要说这么见外的话,以后你没时间看尽管送我们那,反正得庸两只羊、三只羊都是一样放。”

    陈雪茹瞥了两人一眼道:“你们之前已经帮忙看了好些天,不能一直麻烦你们。”

    其实这股夸夸去年就有了,只是大家都只是小夸一下。

    徐慧真只好转移话题道问道:“今天周末,你和二丫在这照顾伯母,小魁呢?”

    陈母的情况很不好,和徐得庸之前看到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曾经丰润的中年美妇已经瘦的有些脱相。

    双方在医院门口告别,陈雪茹看着他们两夫妻骑车远去的身影,眼底闪过一丝莫名的黯然,转身回到医院。

    徐得庸也道:“小魁这孩子挺不错,要不让他拜我当干爹,那样就不用这么见外了。”

    这周末的时候,徐得庸和徐慧真将两个孩子送到四合院奶奶那里,抽空一起去医院看望了陈雪茹的妈妈。

    当然,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民间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八宝山脚下的山洞里藏有金牛、金马、金鸡、金碾子、金磨、金豆子、金簸箕和金管萝八件宝贝,无人知晓……。

    ……

    所谓八宝,指的是马牙石、白垩、青灰、红土、坩土、黄浆、板岩、砂岩等八种黏土矿物。

    就算是自称大丰产了又怎么样呢?

    有些事情非人力可以挽回。

    陈雪茹一家虽然在四九城定居,但他们是从沪上一带搬来的,如今陈母和弟弟都去世,所以这边也没有什么亲人了。

    这时候可没有那么多的机械,大多数还是要靠人力。

    这一天,上面在“蓉锦”会议作出“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大社的意见”,号召苦干三年,改变落后面貌。

    即便简办,丧事也马虎不得。

    徐得庸也过去帮了两天的忙。

    从3月开始,开始贯彻“大购大销”的农产品购销方针。

    当然,徐得庸一碗水端平,小酒馆和四合院在的居委会都娟了。

    很多计划在制定之初都是看起来非常科学的。

    这种事情找牛爷肯定没错,即便他不会,也会能找到合适的人,保证能办得利利索索。

    最后,陈母葬在了八宝山人民公墓,这时候称西郊第二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