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书记和市长取得一致之后,工作效率就会变得很高。

    岳青歌随即召开书记办公会议室。

    会上,高妍主动提出了市政府这边的几个人事异动问题。

    尽管突然将张晓媚调往市招商局担任副局长,让其他两位副书记王洪达和黄德坤略感意外,但这两位都很识趣的没有发表任何反对意见。

    张晓媚是谁的人,他们一清二楚。

    迟早是要送到实权副处级位置上去的。

    岳青歌还拿个副调研员过了一下渡,已经算是很讲究的了。现在这个问题从高妍嘴里说出来,毫无疑问,是两位大班长之间进行了“勾兑”,掩人耳目而已。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说的?

    赞成就是。

    随后高妍提出来的其他人事异动,大家也都没有反对。

    王洪达和黄德坤也先后提了两个人事调整,都是事先向岳青歌汇报过的,得到了岳青歌的原则同意,在书记办公会议上提出来,走个流程。

    王洪达提出来的分别是市委党校和总工会的两个副处级干部调整,黄德坤则提了公安局和司法局的两位副处级干部调整,都是自己分管范围内的。

    岳青歌当然也要给面子。

    书记办公会议上一致通过。

    在随后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上,也是一致通过。

    当公示开始之后,大家都意识到,青歌书记可能真的要动干部了。

    因为常委会议召开的当天下午,岳青歌便离开市区,前往高山县。这个动作,自然被人解读为“巡视全市”。

    按照惯例,这几乎就是准备大规模调整干部的先兆。

    赶在过年前,青歌书记会到下边四区八县全部走一趟,和地方主要党政负责人见个面,谈谈心,摸摸底。

    过完年,就要开始调整了。

    与此同时,市长高妍也开始频繁地前往下边各个局委办进行考察调研。

    看来两位大班长这次达成了某种共识,块块里的人事,主要以岳青歌的意见为主,条条里的人事,则要更多地参考高妍的意见。

    倒也合理。

    高妍在担任了一年的市长之后,终于改变“弱势地位”,开始展现出市长应有的权威。

    甚至于还有“超出”。

    按照党政分工的原则,通常市长在干部任用方面,是没有太多话语权的。

    但是现在,高妍开始表现出强势,大家暗地里也进行了分析。

    第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张庆平出任代省长,正式成为静江省二号人物,高妍是最嫡系的张系人马,自然底气大增。

    第二个原因,是岳青歌本身并不是本土派势力的代表人物,大家都理解他这次是来久安镀金的,所以岳青歌也没必要表现得太过强势。

    反正过几年就离开了,岳青歌在久安培植自己的一股强大势力,并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

    如果他是省委书记还差不多。

    毕竟到了省级层面,哪怕他将来调走了,培养出的势力也是能起到班底作用的。没准其中的哪位,就有封疆大吏的潜质。

    市一级的话,差得有点远,就没那个必要了。

    当一任市委书记,能够发掘出三五几个优秀人才,就已经非常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