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军帐中,纳兰世媛顿时瞪大了眼睛:“老头,你是不是傻,兼任曲州左参政,那可是从三品的官,假以时日未必不能将兼任去掉,成为真正的从三品。”

    “更何况先前你是四品的知府,只能在北乡城说得上话,但若是兼任了参政就不一样了,那在曲州都有你这一号人物了。”

    事实上,纳兰世媛说得还是保守了。

    如今曲州官场少了许多官员,都指挥使,右布政使,参政。

    虽说只是正四品晋升为从三品,但却从边疆小城的普通知府,一跃成为曲州有数的官员。

    能在其头顶指手画脚的,目前只有那么两三人。

    在大乾,官员的品级有时候不重要,有时候又很重要。

    半品之差,就意味着天差地别。

    崔枕默默叹了口气,要说对三品的官没有垂涎之意,那是骗人的。

    一省参政,那可是手握实权的大员。

    若是他做了参政,身后还有靖安伯为其撑腰,可谓是如鱼得水。

    而且,纳兰元哲也被任命为了北乡城指挥使,兼都指挥佥事。

    其中陛下是什么意思,崔枕不知,但其中一定有五军都督府的几位都督出力!

    毕竟纳兰元哲也是勋贵家中一员。

    要知道,如今都指挥使司已经处在停滞状态,一位可以调动靖安军的都指挥佥事,已经是位高权重了。

    二人曾经在风浪城一同被困,也一同共事过,也算是同舟共济。

    如今再次合作起来,也会从容许多。

    但崔枕这些日子已经见过了太多的蝇营狗苟,对于再次投身官场,已经没有多少勇气了。

    林青见他面露犹豫,淡淡说道:“崔大人,本伯若是离开曲州,定然不是几日就能归来,北乡城若是放在外人手里,某不放心,更何况圣旨已经下发,希望崔大人能在本伯离开曲州之时,帮忙照看一二。”

    “本伯虽为勋贵,但根基尚浅,若不能在曲州站稳跟脚,靖安军的发展,可能会停滞。”

    崔枕知道他的意思,一支军队想要强大,必须源源不断地扩军,训练。

    军械粮草,靖安军不缺,但唯独缺兵员。

    若是北乡城失去了控制,靖安军永无强大之日。

    靖安军的战力为何为强,无他,除了当初的三千镇国军,其他的都是新招募的军卒。

    他们是街坊邻居,亲戚朋友,甚至有几个村子的男丁都加入了靖安军。

    在战场之上,他们相互依靠。

    当周围的军卒是你的父亲,兄长,堂兄堂弟,从小玩到大的玩伴。

    那么你就可以将后背交给他人,就算是负伤也无需担忧,他们会拼死照顾你,保护你!

    如此凝聚力的出现,就是兵源来自一地。

    当然,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长年累月的征战,用时间来拉近军卒们的感情,但这太久了,靖安军如今还做不到。

    崔枕先前并不知道这些,如今与军卒打交道的机会多了,时常见到军卒们操着相同的口音一同出入,也就知道了。

    靖安军在他看来,是大乾为数不多能拿得出手的军伍,虽然人数不多,但屡立战功。

    而且,对于这位靖安伯,他是钦佩至极。

    不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官场争斗都尤为出众,行军打仗就更不用说了,可为当世名将,擅长以弱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