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林青听后微微一笑,解释道:

    “骑兵贵精不贵多,这些都是我大乾的好儿郎,自然不能让其受了委屈,

    提着脑袋在外打仗,至少要让其家人安心放心,如此他们才勇猛异常。”

    种应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西军也是发抚恤的,数量不多但足够其家人生活,另外阵亡军卒的子女也可进入军中,由平西侯府供养。

    这一点,二人有些不谋而合,若想让军卒拼命死战,就要解决其后顾之忧。

    只不过相比于靖安军,西军的军卒手中没有那么多银钱,不可体会富甲一方的生活。

    平西侯对此无可奈何,毕竟西军人太多了,远不似靖安军那般精简。

    顿了顿,种应安想到了那英灵祠,便开口道:

    “在曲州我见到了你修建的英灵祠,对本侯很有启发,打算在战事结束之后,在西南也修建一所。”

    林青点点头,视线有些恍惚,怔怔地看着那些军卒:

    “他们被骂了一辈子丘八,上战场的是他们,死的也是他们,也该有点好名声了。”

    “嗯...”种应安深以为然,在曲州时,

    那些不识字的军卒整日将英灵祠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甚至比他们自己的居所还要干净,那里就像他们心灵寄托。

    感受到气氛有些凝重,种应安将话题岔开:

    “军卒如此操练,若是蛮人此刻出城逃窜该如何?”

    种应安觉得,在战时,军卒就应该养精蓄锐,

    若有敌来犯,便有充足的体力应对,不至于拿不起刀,但靖安军似乎反其道而行。

    林青摇摇头,看向那高大的赤林城,眼神中充斥着嘲讽:

    “蛮人若是敢走,早就走了,如今北方的靖安军已经撤下,他们还不敢出城,说明他们真的怕了。”

    “这也是你改变方略,围而不打的原因?”

    “嗯,原因之一,既然他们不敢应战,那我们就多等一些时日,等他们士气消散,等他们自己乱起来,等我们做好准备。

    再者,既然朝廷答应了援军,那我们等一等又何妨,

    待到援军到来,城内之人说不得会主动与我们联系,行那里应外合之事。”

    “如今围城之势已成,士气在我不在敌,若不是粮草辎重不多,围个数月战事会更加简单。”

    种应安面露惊讶,有些感慨此人对战事的理解以及对士气的运用,

    观靖安军这些日子来的种种举动,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削弱草原人士气,让其不敢战。

    想了想,种应安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既然决定要打,那消灭城中蛮人就不是首要目的,而是要消弭赤林城破的影响,让百姓重新燃起信心,不能拖太久。”

    “嗯,说得没错,待到朝廷援军到来,计划便可展开了。”林青眼眸忽然变得深邃,嘴角出现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听说左都御史以及司礼监的太监先行一步,已经到彭州了。”

    “算算时间,应该快要到邺城了。”

    “他们来也好,城中那些官员信不过我们这些丘八,态度模糊,由左都御史出面洽谈,倒是更能让人信服。”

    听到林青的话,种应安面露诧异:

    “原来你是打的这个主意,好算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