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陆元坤是怎么懵逼的走进邵宅的,就是怎么懵逼的走出邵宅的。

    邵六爷对他说,看上了他年轻头脑好,年纪轻轻就攒下一份家业,十分看好他!让他去邵氏当助理!

    按说这是突然被泼天的富贵砸上身,应该想也不想就答应,但是,陆元坤其实是纠结的!

    邵大亨被后世广为人知的是传媒大亨、慈善大亨等身份,但是其实他还有一些轶事被人津津乐道。

    首先就是邵大亨的邵氏对电影的工厂化、产品化管理。

    邵氏几兄弟成立邵氏影业的初衷并不是因为对电影行业的热爱,而是因为这是一门好生意!

    邵氏影业是一架庞大且精密的机器,电影工业的各个部门像生产线一样充斥在邵氏每一部电影的各个角落。

    邵氏的电影不允许个人风格过于明显,一切以老板、以市场为导向。

    这也扼杀了香江第一代名导很多惊才绝艳的想法。

    第二就是邵氏的薪资制度。邵氏旗下所有人都是邵氏的签约员工,根据分工不同,拿不同等级的薪水。

    一部电影的灵魂人物是导演,但是邵氏的导演也是企业的员工,他们即使为一部电影倾尽心血,也只能得到那一份薪水。

    这在邵氏一家独大的时候还可以让导演们妥协,但是到了70年代以后,大大小小的影视公司纷纷冒出,也让导演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这个时期的邵氏,损失了不少的优秀导演和演员。

    第三点就是从邵六爷到他太太方谊嬅女士一脉相承的“节俭”的经营方式。

    从最初的邵氏到后面的无线台,从制作经费卡脖子,到祖传戏服和道具,还有亲信在集团身兼数职。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让陆元坤心里有点打鼓。

    他从一个21世纪高级打工狗,好不容易在这辈子混成一个发育期资本家,这身份牌还没捂热,就又要去当70年代打工狗?

    想想就觉得有点悲催!原本还以为自己转运,拿了龙傲天男主剧本,随手捡了一个大佬,从此拳打九龙、脚踩香岛、然后制霸香江!

    没想到大佬是真大佬,但是一个有正常脑子的大佬!

    大佬不是要给他奉上家业,而是让他去打工!

    看来,白日梦什么的,还是做不成了。只能回归现实,权衡一下利弊吧……

    陆元坤收起自己已经飞到爪哇国的思绪,再次认真的思索起邵六爷的提议。

    香江电影的繁荣陆元坤是目睹过的。

    虽然千禧年后,因为市场的变化,香江电影逐渐势微,但是作为全球最大票仓的中国大陆,每年都还会上映很多质量参差不齐、旧瓶装新酒的香江电影。

    即便纯粹为了情怀,也有大批的观众去到电影院观影,以缅怀香江电影的黄金时期,和自己已经逝去的青春!

    而现在是1971年!香江电影的辉煌还未到来,作为一个痴迷于香江电影的影迷,想到哪能亲自参与到这份辉煌的搭建中去,陆元坤不禁有点热血沸腾!

    并且,电影行业是一个可以持续繁荣发展的行业。

    不论是现在的香江,还是千禧年后的大陆,直到陆元坤创书前的2023年,电影行业一直都焕发着蓬勃的生机!

    这何尝不是自己一直寻找的乾元商贸的新赛道?

    就这样,陆元坤成功的说服了自己……

    唉!打工就打工吧!起码这是给传奇大佬打工!

    薪水低就薪水低吧!就当是给邵六爷的学费了!

    被老板娘管就管吧!不就是拍老板娘和老板娘亲戚的马屁吗?

    拍!使劲拍!上辈子为了签约什么没经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