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宁络午后回到将军府,立刻和摄政王的心腹将领、谋士议事。

    “这次禹州知府把军队发放的救灾粮从百姓手中收缴,私下从密道送给青国,投敌叛国,可见有的文官胆子很大,和我们炎国百姓不是一条心的,其他几个州府,你们即刻安排可靠的人手去暗查,若发现有同样问题的官员,即刻捉拿,反抗者,就地处决。”

    “是。”

    几人领命应下后,军师犹豫问:“王妃,若是这里的指挥使、布政使、知府被我们处理大半,会不会引起边疆政务荒废?”

    宁络沉声道:“与其养寇自重,不如一举扫荡,以图长治久安。”

    “若不是摄政王挥师北上御敌,这些城池和百姓早已落入敌国之手,不知死伤多少,这里管制的百官也只有两个下场,一是投诚叛国,二是以身殉国,是以,不忠者尽早处置,以儆效尤。”

    “至于政务,摄政王有统摄文武百官之权,这边疆的官员尸位素餐者,换一批未必不可。”

    军师点头赞同,却又愁道:“北疆离朝廷太远,若是等朝廷派新官员前来赴任,恐怕至少要一个月之久。”

    “我们是急行军前来御敌,但前来赴任的官员可不会日夜兼程,特别是文官,多数是要坐轿子,走走停停,若是途中出了什么意外,还不知耽误到何时。”

    宁络沉吟片刻,果决道:“不如就地选任官员,你们让各州府提交出北疆往年进京赶考落榜的文武举人秀才名录,召集他们前来参加测试,届时从这些人中挑选品德优良的任用,最好是文武全才,将来更能守城。”

    顿了顿,又道:“还可以张贴告示,广纳贤才,德才兼备者,不论出身贵贱,有无功名,都可以前来争取一官半职。”

    闻言,众人震惊。

    王妃这计策虽好,却过于大胆了吧。

    如此选拔官员,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宁络见他们神色诧异,解释道:

    “这些人才是我们自己选用的,将来我们班师回朝,也必定会忠心于我们。”

    “若是你们自己手下将士有意愿留守北疆任职,文武官职尽可竞选,当然,前提是能力匹配得上对应职位。”

    “趁这次整顿北疆官史,你们这些武将也可以学一学文史,比如凌风将军,本王妃这次有意留他在禹州打理知府政务,为的是将来天下太平时,你们也可以就职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