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礼部尚书张良善收到摄政王传令,片刻不敢耽误,立即带下属前往贡院查找资料。

    只是查找到郭永怀那期的会试、殿试考卷原件档案,唯独缺失郭永怀的答卷。

    礼部官员吓得顿时额头直冒冷汗,事关重大,只好硬着头皮将这一年所有进士答卷全部送往京都府衙,以供摄政王查案。

    同时上报刑部,严审贡院官员。

    御史台大夫林朝方倒很快是调出了郭永怀历年的升迁档案。

    不过他的提拔有多次违规,朝廷内外许多官员牵连其中。

    以至于当场便有几个官员吓得魂飞魄散。

    “大人,摄政王若是看到这份资料,我们必定全部会被罢官。”

    “大人,不如烧了吧,另写一份如何?”御史中丞出歹意。

    他们这些文官,就想着如何明哲保身。

    想弄虚作假,瞒过摄政王。

    骨子里,他们觉得摄政王萧鼎不过武将出身,自幼也没有学习过朝廷政务,或许看不出这里面的门道。

    权衡利弊后,御史大夫林朝方道:“你马上重新撰写一份,不用太详细。”

    “是。”

    马上就有人代劳提笔。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一众官员收到摄政王令,第一时间赶来京都府衙听案。

    文官一落轿,撩袍小跑,武官策马狂奔。

    大小官员分两列跪在摄政王下首听案。

    萧鼎没让人给他们安排座位。

    立威从今日开始,一朝天子一朝臣,有的旧臣必须换了。

    官员们见王妃与摄政王共同审案,也不敢有任何议论。

    毕竟在潜山时,大家的命都是王妃救的。

    百姓在外围人山人海围观,大赞摄政王英明。

    如此公审三品大臣,还是炎国开朝以来头一回。

    宫廷仪仗队驾銮舆前来等候在外,以备随时迎摄政王和王妃入宫。

    待官员们把资料呈上,萧鼎查阅过后,拍惊堂木怒斥。

    “礼部尚书,为何当年的试卷中,唯独缺失了郭永怀的答卷?”

    “臣不知其中缘故,臣也是刚刚在贡院发现这个情况,已经报刑部查案。”礼部尚书据实说道。

    萧鼎目光冷冷扫向吓得半死的假郭永怀。

    “郭永怀,这卷宗是不是你收买人取走的?”

    “启禀摄政王,臣冤枉啊,臣不知啊。”

    这个家伙皮厚嘴严。

    萧鼎心中有数,沉住气,又问柳迁:“柳大人当年与郭永怀是同年进士,认不认得当年的郭永怀?”

    柳迁战战兢兢道:“臣当年是二甲进士,郭永怀是三甲进士,来自不同州府,臣与他并不认识。”

    “那你可记得当年殿试的策论考题?”

    柳迁犹豫了会说:“臣记得。”

    “你将当年的考题和自己答的策论写下来,记得多少写多少。”

    萧鼎也想看看这个柳迁是不是一样的冒牌货。

    师爷立即给柳迁搬了张小桌,备上笔墨宣纸。

    柳迁伏案就写。

    萧鼎反过来又问郭永怀:“郭永怀,你与柳大人同年进士,可记得当年的考题和自己的策论文章。”

    郭永怀张嘴就撒谎:“回摄政王,臣年老体弱,这年代久远之事早已不记得了!”

    “好个年代久远,别以为你不招认,本王拿你没办法。”

    “本王现在出策论考题,你当场答题,题目是:安国民生之道。”

    “来人,给郭永华备纸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