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咸阳宫。

    “杨将军,可知大王让你在楚国的作用为何?”

    尉缭望着杨端和问道。

    “请国尉指教!”

    杨端和抱拳一礼,沉声说道。

    “耗!”

    尉缭看了一眼嬴政之后,随即沉声说道:“楚国而今内乱,你要做的就是让赵、魏在灭国之前,一直内耗下去,让他们相互攻伐,让楚人分裂,最终对楚王一脉彻底失望。”

    “虽然我王命你带兵五万,但是不是让你为了楚王征战,而是维护楚王权柄,保护楚王莫要被朝中之人所杀,更不会真的为负刍所灭,你要煽动楚王悍一脉调集楚人不断与负刍作战,让他们空耗国力,却要保住你自己手中的兵。”

    听得尉缭此话,杨端和脸上露出恍然,随即单膝跪地,面朝嬴政,一脸郑重地道:“大王放心,末将定不负大王所望!”

    嬴政满意点头,“杨端和,未来秦国能否轻松拿下楚国,便看你了,如有不对,立即求援。”

    “末将领命!”

    在杨端和退下之后,李斯立即开始奉承,“大王果然厉害,只是轻轻拨弄,楚国便自己内乱,自顾不暇。”

    尉缭也一脸佩服。

    不过心中却是无不震动。

    他懂得显相面之术,却也看不透嬴政,本以为自己已经很高估嬴政的能力,但是看嬴政如今手段,才明白自己还是不够了解秦王。

    这位少年继位的秦王,而今已经成年,手段越发的老辣,让人防不胜防。

    甚至是明知会带来什么,却也无法阻止。

    ……

    华阳宫。

    一众楚系齐聚。

    楚国惊天之变,他们自然也得到了消息。

    虽然说他们大部分人早已离开楚国数十年,上百年,已经再秦国安家,与楚国的关系不大。

    但他们终究是芈姓,是楚系,因此楚国变动不得不关注。

    华阳太后皱着眉头,看着下方吵吵嚷嚷,眉头皱的越紧。

    如今她是祖太后,这些年更是早已不过问政事,而且楚国变故,其实她也不想理会。

    毕竟她在秦国是高高在上的祖太后,就连秦王与太后见了他都要见礼,百官见了也要低头。

    在楚国可没什么地位。

    虽然楚国属于她的母家,但当年宣太后可也是楚王的堂妹,最后还不是把楚国打的七零八落,被白起一战便灭了十万人,国都都被白起破了两次,祖宗陵寝都被踏破了,最后吓的不得不迁都。

    尤其她现在年龄大了,更不想管事。

    看着殿下众人吵吵嚷嚷,华阳太后捏了捏眉心,终于开口,“好了,你们慌什么。”

    华阳太后不满开口,“你们现在是秦国的臣子,不是楚国的臣子,楚国如何,与尔等何干?”

    “我劝你们现在最好与楚国划清界限,如此方得大王信任,我芈姓一脉也能在秦国深深扎根,更何况,如今芈华为大王诞下长子,是未来最有可能成为太子的人,你们可莫要给我添乱。”

    华阳太后重重一拍面前案几,厉声喝道。

    见到华阳开口,众人顿时安静。

    虽然现在芈启封君,更是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还是秦王夫人的兄长,但他们依旧习惯聚拢在华阳麾下,听命华阳太后。

    “姑母所言有理,诸位回去莫要理会便是。”

    芈启也站出说道。

    华阳见此满意点头,看着芈启说道:“昌平君,你能有此想法,本宫欣慰,熊悍与负刍争便争去吧,与你们无关,你也莫要多管,更莫要多心啊!”

    华阳太后突然望着芈启,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毕竟芈启也是楚王之子。

    负刍举动所带来的可不止这一点影响,毕竟负刍是庶出之子,芈启好歹是昔日太子妃之子,他担心芈启也会因此升起其他心思。

    不过如今看芈启的样子,倒也让她颇为安心。

    “姑母放心,侄儿明白!”

    芈启一脸严肃地说道。

    “好了,你们也都回去吧。”

    华阳太后疲惫的捏了捏眉心,说道。

    而在芈启回到府邸之后,目中却是露出一抹愁绪。

    “大王派杨端和入楚,分明是故意让楚国内耗,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届时秦国便可轻而易举灭楚,当真是好心机,好算计。”

    说着,芈启突然狠狠一锤案几,“你们怎会不懂,难道为了权利真的不顾楚国存亡了吗?”

    芈启一脸气愤,他相信楚国不是没有人不知道,负刍也未必看不出,只是为了权利,为了自己的生命,已无转圜余地。

    因为双方一旦其中一方示弱,必死无疑,而他们身后都有着自己的亲眷,退无可退。

    这是秦国的阳谋。

    “可恨,我事先竟不知此事,看来当初大王派姚贾入楚,便是让其鼓动唇舌,为了今天之局面,可惜而今知晓为时已晚。”

    “大王此事并未告知与我,难道他并不信任我?”

    想到这里,芈启悚然一惊,眉头紧皱。

    但很快他又摇了摇头,“若是不信,以他的性格绝不会让我身居高位,看之前朝中情形,许多人也事先不知。”

    芈启目光开始闪烁。

    就在这时,一道欢快的笑声出现在耳中。

    “爹,爹你回来怎么不来看涟儿!”

    一道清脆稚嫩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就见门口一个七八岁,粉雕玉琢的小女孩笑嘻嘻地扑了过来,正是他的长女芈涟。

    涟之一字,也是纪念自己去世数年的母亲。

    被女儿唤醒,芈启立即收拾心情,将孩子抱起,“这么晚了,你怎么还在外面玩闹啊!”

    芈启口中虽然责怪,但神情却是充满疼爱。

    “咯咯咯,我来等爹爹你啊,娘亲都不陪我玩,我明天要入宫找姑母和弟弟玩。”

    芈涟坐在芈启腿上,仰着头说道。

    “好,明天送你入宫便是。”

    芈启眼神闪烁了几下,最终还是笑着答应。

    不过想到自己的妹妹,芈启神情之中还是忍不住露出一抹复杂。

    自己若是真要背叛秦国,那么就彻底葬送了自己的妹妹以及侄子的未来,甚至还会让整个楚系都在秦国失去秦王的信任。

    想到这些年华阳太后对他的厚待,这让芈启心里也很是矛盾。

    一方是亲情、恩情,一方则是自己的国家。

    他终非女子,可以向宣太后、华阳太后那般嫁入秦国便是秦国的人,他是男儿身,还是楚国公子。

    虽然这个公子并不受楚王待见,在楚国也很少有人关注,直到他在秦国崭露头角,朝中立足,楚国才经常派人联络感情,很是势利,但那终究是自己的母国。

    秦国对他再好,这里亲人再多,感情再深,也不是自己的国家。

    “可惜我出生王族,若只是一个寻常世家,也便不用这般纠结。”

    芈启心中自语一句,如果只是一个普通贵族,他自然便是秦臣,绝无二心,可惜他不是。

    “爹爹你说什么?”

    芈涟疑惑的抬起头,问道。

    芈启笑了一声,摇了摇头,“没什么,你不是明天要入宫吧,既然如此,就早些睡觉。”

    “知道了。”

    芈涟点了点头,立即跳了下去。

    第二天,芈涟便去了荷宫。

    如今扶苏也有三四岁了,仅比她小两三岁。

    芈华看到芈涟也很是高兴,将侄女抱了起来。

    而扶苏则摇摇晃晃地在殿内光着脚丫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