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九章初战定远县(三)

    狼窝山,地处蚌埠南面。在曹店到定远之间。这是一个海拔三百多米高的孤山,方圆也就几十里。在这平原上有这么一个孤零零的山,让这一带变得山清水秀,景色不错。这时已是二月,皖北的大地开始复苏,虽然还没有到绿草青青的季节,但是白天的时候已经能够感觉到温暖的春风。可是夜间还是很冷的。

    第二团一阵的急行军,还得注意**,尽量的不要惊动日军,因为这里已经是日占区,虽然鬼子没有分兵占领乡镇。可是这样几千人的行动也会产生很大的动静。魏石梁带着二团绕过村镇,在荒野中赶到狼窝山的东侧。在曹店到定远的必经之路上,狼窝山的东侧建立了阻击阵地。这里是一处山坡,斜下方就是公路。公路的另一侧就是淮河的一个支流小河,虽然河水不宽不深,可是要想过去也很困难。

    第二团知道,现在估计定远的战斗已经打响,接到报告的日军增援部队就会开过来,从蚌埠到这里没有多远,也就是两个多小时的路程,要是在曹店出兵也就一个小时。因此士兵们都是抽出每个步兵都预备一个的工兵铲。开始进行修筑工事。士兵在后勤兵手里接过麻袋,立即把战壕挖出的土装进麻袋,有挖出的战壕再加上摞起来的沙袋,这样就会节省很多时间。

    魏石梁一边回想着小姐教过的阵地修筑样式一边检查士兵修筑的合不合格。阵地还没有完全形成。就接到报告。鬼子两个大队已经接近这里。魏石梁立即命令第一道阵地上的士兵全部进入阵地。其他的士兵继续修筑第二个阵地。两个阵地相错开有三四十米远。这是根据鬼子的特点进行的,鬼子一般都会大炮开道。

    因此蓝玫瑰交给了是这样的修筑方法。第一个阵地与第二个阵地都是这样修法,只是位置不同,但是阻击同一个目标是一样的。

    大队长龟田一郎中佐,在被窝里被叫起来增援定远,这样夜间的行军让日军一个个都睡眼朦胧的摇摇晃晃。只有前面开道的汽车发出光柱,照亮道路。后面的士兵就得在黑夜里摸黑前进。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前走。

    刚过狼窝山,这一段山间道路是最危险的,对于攻打一个地方,派出部队阻击增援的部队这是常识,因此龟田虽然牢骚满腹,可是在这样的地形情况下,不得不小心。一边是河流一边是高山。龟田一郎还真的没办法派出搜索队,何况是在夜晚。

    当天已经微亮的时候,部队接近了魏石梁的阻击阵地。阵地设立在半山坡上。想通过这个转弯的公路,不消灭半山腰的阻击部队是办不到的。魏石梁看着远处渐渐接近的鬼子汽车灯光。慢慢的举起了手,二团的士兵都紧张的举起了枪,这些士兵还有魏石梁都是第一次离开蓝玫瑰的指挥,单独作战。不免有些紧张。魏石梁只是一个小连长,也就指挥过一百多人的战斗,还是跟着大部队作战。脱离大部队的战斗一次也没有。上次句容撤退还有耿仲明在。可是现在自己是团长,一个四千人的团长。再没有可以请示报告的人。出现任何情况都必须自己决定,就这个压力已经超过了对日军部队的恐惧。这次阻击没有时间限制。自己必须坚持到命令传来。

    蓝玫瑰也是第一战,这关系到玫瑰师今后的士气,所以一定要谨慎,现在以一倍的兵力都不敢抱着消灭鬼子的想法。只是让魏石梁进行阻击等到伏击阵地设好以后,合并两个团的力量在研究消灭鬼子。还有一点就是当时分配兵力时,蚌埠防线究竟派出多少援兵,蓝玫瑰也不知道。

    魏石梁的手终于放下:“打”嘴里的一个打字,手里的枪先开火。有宋子文帮忙,100独立师的武器还是很好的,出于喜爱的原因还有适用的原则。蓝玫瑰的全师军官,包括团长在内,全部是德国毛瑟手枪。对那些华而不实的其他手枪,蓝玫瑰没要。战场上讲的是实力,是火力的凶猛,不是谁的枪好看。

    当魏石梁的枪响以后,那些早已经手心出汗的士兵终于扣下手里的扳机。枪声一时大作。这些士兵也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可是接连的败仗让他们失去了信心和勇气。见到日军以后不自觉的就开始心慌。

    这是日军已经在心理上战胜了中国军队。人在惊慌的情况下,不管是反映还是体力都会下降,极度严重的惊恐会出现幻觉,这样的幻觉就会产生更加严重的恐惧。

    一个人在夜晚行走在荒郊野外,就会由于极度的恐惧产生幻觉,看到很多奇怪的现象,而这些在平常很正常的境况在恐惧心理的作用下,被无限的扭曲与夸大,从而产生更大的恐惧,经过这样的恐惧之后,人就会变得胆小而懦弱,在同样的情况下变成另一次恐惧的爆发。

    蓝玫瑰是在特战训练的时候学习过这种士兵心理学和战争心理学。深深明白南京这些被俘的士兵是要经过几次战斗才会恢复心理的正常,否则很容易再次产生投降心理。只有经过几次胜利才会忘记心底深处日军可怕的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