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据安插在倭国的密探回报,自使者松下十三回国哭诉后,足利义政一直调兵遣将,只是此时的倭国众诸侯各自为政,他只是有名义上的天皇任命,才有派使者朝贡的权利,真正的实力并不比大诸侯强。

    也就是说,他难以服众。

    各诸侯之间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打得不亦乐乎,自己手下的兵都不够用,哪肯借给足利义政?而且大明那么大,正面进攻那是找死,要是打得过大明,何必每年去朝贡?

    足利义政连番催促,还是没筹到多少人,眼看没有动手的能力,他实是不甘心,和心腹商议了几次,心腹给他出主意,不如招些浪人去大明抢劫得了。反正大明沿海富饶,地方上的武装力量又打他们不过,百姓像羔羊,好杀得很。

    大明时常发国书过来责问倭寇沿海抢劫的事,足利义政总是推托,却也从中大致知道浪人轻易得手。

    和大明的军队厮杀,那是愚蠢的行为,如果组织一支精兵假装浪人沿海抢劫,大明也只会以为倭寇侵边,反正自己不组织精兵强将去抢,倭国那些走投无路的亡命之徒也会把大明沿海当乐园。

    最妙的是,人不用太多,三五十人也行,三五百人也行,他现在完全有能力抽调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出来。

    足利义政越想越觉得此计大妙,于是开始调兵遣将,可惜人还没抽调出来,辖下的大名叛乱了,双方打了一个多月,总算把叛乱镇压下去,腾出手来安排人手。

    对于足利义政的新想法,锦衣卫密探不清楚,不过他派出亲信四处调兵,却四处吃瘪的事,密探探到了,报了上来。手下大名叛乱,双方打仗,武力如何,手段怎样,宋诚心中有数。

    不过就算这样,宋诚也决定阴足利义政一把,算好国书到的时间,预计好足利义政接到国书,来不及调兵时,明军登陆。

    只要能顺利登陆,以亲军的战力,有什么做不到?

    张辅怒斥他胡闹台,他是不生气的,道:“要不是顾及我们是礼仪之邦,我还想先打了再说呢。”

    真是名声害死人,要不是时常以礼仪之邦自诩,他连这道手续都想省了。反正此番出兵,打算把倭国从世上抹了,一个即将不存在的小国,何必讲究先礼后兵这一套?想五百多年后,这些无耻的倭人侵略我大华夏时,不也是随便找个借口?

    如果可以,宋诚很想以牙还牙,借口士兵走失,以此为理由,把倭国灭了。

    张辅哪知道他心里转的是这样的念头,怒道:“我堂堂上国,哪能如此不讲道理?”

    “兵者凶器,哪有什么道理可讲?老国公,真要讲道理,不如让文人和他们理论算了,还要我们这些武夫做什么?”宋诚往嘴里送了一块肉,在椅上坐了,接着吃他的饭,亏得过来时夹了好几块肉。

    张辅摇头道:“不合道理。年轻人做事太冲动了,不计后果。”

    井源笑吟吟在旁边看着,道:“此次征倭由宋大人一手操办,他既这么做,自然有这么做的道理。你啊,就安安心心在这边呆着,等着接收俘虏。”

    没见宋诚连你这位接俘虏的人选都安排好了吗?可见人家多有信心,我们老了,就别多嘴,放手让年轻人去做好了。

    张辅本就怀疑井源和宋诚有什么交易,为何此次由他挂帅,自己反而成为一个管后勤的,此时一听井源和稀泥,顿时爆发,吹胡子瞪眼道:“都是你惯坏了他。”

    井源无辜道:“哪有啊。”我想惯他,也得有机会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