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顾老头狠狠的瞪了顾翠华一眼。

    顾长翠华抬起头来,正好看见顾老头瞪她。

    爷爷瞪那一眼的意思不言而喻。

    顾翠华清楚,这等于既没要到钱又得罪了爷爷和大哥。

    顾老头:“都是自己家的事,什么你的我的,回家说吧!”

    这话是啥意思?

    所有的人都听得明白。

    顾翠华此刻欲哭无泪。

    顾老头满肚子的火气,他真觉得老太太说的对,老三媳妇就是个搅家精。

    “爹,你既然都来了,那有些事就让大家做个见证吧!

    咱们分家的时候,给做主的那几位老人都叫过来吧!

    爹和娘想多要粮食,不是分家凭据上的那些了,那这文书就要改。

    不能凭据上写着八十斤,你们问我要三百斤。

    你们要是想要三百斤,那凭据上就改三百斤!”

    “啥?三百斤!

    顾家的老两口能走能动的,又不是一个儿子,他要三百斤粮食养老?”

    “哎呀,我没听说谁家要三百斤的!

    那要是养五六个儿子可就发透了……”

    一时间议论的声音嗡嗡的。

    顾老头的手指点着她的三儿子和三儿媳妇。

    哪是为了给翠华要钱,那是用翠华的钱把自己给折腾过来。

    “我自己家的事儿,我家就是吃不上饭了,他当儿子的孝顺老子怎么了?这事说到哪里我也有理!”顾老头气的,吹胡子瞪眼的。

    也有上了年纪的劝一劝顾老头。

    他家的日子真至于到这种程度了吗?非得问儿子要这么多粮食才有饭吃。

    顾老头肯定是不松口啊。“我问我儿子要粮食,天经地义!

    他敢说不给我就告他!”

    这事村里还真不好管。

    但是顾老头做的过不过分,大家心里还是有杆秤的。

    三百斤粮食是多,但也不是没有这样干的。

    这样干的人是一般和儿子都打的到老死不相往来的那种程度的。

    顾父的脸色十分不好。反复的问了好几次。“爹,你真的问我要这么些粮食!钱也要!”

    顾老头是咬死了,不松口就要这些粮食和钱,就是老三和老三媳妇闹到村里,他也不松口。

    李母:“我也当娘的,如今和我们家老大也是分了家的。

    长锁啊!我和你爹不容易!

    向北和长民都还小,先不说要给他们攒钱,将来娶媳妇儿!

    就是眼前的事儿了,我总想送他俩上学,不能让他俩当个睁眼瞎呀!

    我们的日子也不容易,你也帮帮你爹和我!

    咱们分家的时候,我也没问你要多少粮食和钱!

    你爷三个儿子还要三百斤粮食,我和你爹现在可就只有你可指望了。

    你一个人的负担重啊,但是好在你们年轻。

    你就每年给四百斤粮食,二十块钱吧!”

    “啊?你说啥?”顾长锁一下子就傻眼了。

    本来他爷爷要钱和自己又没有关系,他还在看热闹呢。

    一下子看热闹的村民议论纷纷,说话声嗡嗡的,比刚才热闹多了。

    “哎呀娘啊,你还让不让我活了?爹,你到底说句话啊?”顾长锁几乎是喊的。

    顾父从来没听说向北他娘有这个打算。

    这问儿子要的是太多了。

    可是他爹不也问他要的不少吗!

    儿子总比他年轻吧!

    还有说送孩子上学的事情,这几年因为李母对他影响,他也是很想送孩子去学校的。

    他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他就转头看向他爹,顾老头。

    那意思很明显要不是他爹这么狠问他要这些粮食,他也不至于问儿子要啊。

    顾老头当时就气的瞪眼睛了。

    “顾老头你啥意思啊?

    你问你儿子要三百斤粮食,就不许你儿子问你孙子要四百斤了?”看热闹的胡守国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