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过完年又开始挑种子的时候了。

    李向南还是偶尔的去县里,只要到县里,她是必定给郑干事家捎鸡蛋,或是野鸡野兔的。

    日子就忙忙碌碌的过着……

    秋收前趁着有时间,李向南去找小六子,顺便去县供销社逛一逛,看见什么就买点什么。也很久没有给郑干事捎鸡蛋了。

    郑干事:“正想找你呢?”

    李向南:“找我?”

    “对啊!”郑干事和她说了个事,县农机站下个月有招工考试。

    下个星期开始报名。

    要求是高中文化,年龄在三十岁以下。招收两个女同志,五个男同志。

    孙姨:“这几天再让你郑叔帮忙打听着,看看考试着重于哪方面的知识。”

    这是个好消息呀,李向南连连道谢。

    这个谢谢,郑干事可不敢领。“是韩县长受人所托,有招工信息的话要通知到你。

    韩县长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了。

    领导还真不知道你隔三差五的到我家来。”

    李向南真还不知道,周博辰是求到了县长。

    郑干事:“我做事虽自然是听领导的啊!”

    李向南懂了。“无论如何我都谢郑叔。

    郑叔跟着受累了!”

    孙姨:“工农兵大学的名额你让出去了,这次的机会你千万不要错过了!

    现在一个工作名额,你知道多少人盯着吗?”

    李向南笑了笑,没说话。她还真不想到县里来上班呢。

    一天天受着时间的约束。

    现在她想去哪里就就去哪里,她走了,四哥就给她干活。

    在县里什么活也不可能这么轻松了……

    李向南回到村里边没有把县农机站招工的事隐瞒。

    确实,多一个参与考试的人就多一份竞争。

    但是对于绝对有优势的人来说,就不怕这个竞争。

    李向南自认为就是那个有优势的人。

    而且她不怕失败。

    整个村里读过高中的人没几个,也就是说有资格报名的人不多。

    倒是几个知青特别热情。

    然后村里就出现了一个现象,这些知青隔三差五的就请假,甚至三四个一起来。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李大伯心里明镜似的。

    不是李大伯瞧不起他们,而是有些事情就明摆着的。

    整个县里去考试的人多了去了。

    一共才7个名额。

    好几百个人里才要7个。

    他们考上的希望不大。

    这回是借了向南的光,要不然他们这小村庄有可能都不知道县里要招工考试啊!

    这些小年轻的活都不干了,到时候要是没考上的话,上工还耽误了。那可是什么都捞不着了。

    这些知青都觉得无所谓。

    还有几个信心满满的。

    这把李大伯闹的很担心李向南。

    他是最希望向南能考上的。

    向南考上了,也就能离开他们村儿了。

    虽然当工人还是没有国家干部好,但是好歹不用地里刨食儿了。

    他的心里也能安稳一些。

    可李向南自学高中课程到底是好是坏,他大伯也不清楚。

    他为此很担心的。

    看着这些知青好像打了鸡血似的,李大伯心里很不舒服。

    这可都是和向南竞争的。

    李家的学习氛围都比原来紧张了。

    向北和长民被打发出去玩儿。

    这时候四哥发现了,他真是拿一道题过来,不会!拿一道题,不会!

    他都开始怀疑自己之前学的是什么呀。

    李向南给他总结:学到用时方恨少……

    到参加考试那天,这才知道有多少人来参加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