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果然,这篇长篇的翻译完之后,新华书店给她又邮来了书和稿纸,汇款单。还来了一封信。

    信里说提高了她的翻译级别。

    也就是说长篇文章以后每千字给她1.5元。

    李向南以后再收到翻译任务的时候,她一般给自己定了每天五千到六千字的任务。

    平均每天约是8块钱。

    需要工作4个多小时,一般情况下4个半小时足够了。

    李母看着汇款单,听着李向南给她解释,她满脸的不可置信。

    向南用了差5天三个月的时间挣了1200块钱。

    1200块的汇款单啊!

    李母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钱。

    当时向南确实挺累的,李母很心疼。

    向南说这回她不用那么努力了。

    每天工作个4个半小时,就能挣到8块。

    那一个月很轻松的就是240块。

    就李向成来说,他是临时工,一年的工资差不多才240块。

    还有不少人的工资达不到这个水平。

    她家向南挣一个月的,就是人家一年的。

    有些村里人都说向南是有福气的,找了周博辰这样好的对象。

    才不是呢。

    谁找了她女儿才是有福气呢。

    李母偷偷的骄傲。

    李向南给了她娘100块钱,让她零花。

    李母做梦都没想到女儿有一天给她零花钱都成百的给她。

    不过她真不想要。

    周博辰家是京都的,他爹又是当官的。李母依然担心他家瞧不起向南。

    但是向南要是有丰厚的嫁妆呢?

    李母在农村里没见过大世面,但是在小事上也是能看到一些道理的。

    媳妇儿娶进来,要是有压箱底的钱,有新被褥,有嫁妆。

    你看婆家高兴不高兴?

    所以,李母让李向南以后把钱都攒着,给自己当嫁妆。

    李向南心里也有一种温暖。

    村里头巴望着女儿从婆家掏钱养娘家的那也是不少的。

    有的人家做的比较明显,有的人家不明显而已。

    李母这样的,很难得。

    李向南:“娘,我听你!

    以后这钱我都攒着。

    但是村里我挣的工分,就拿来养家吧!

    向北上学,我这个当姐姐的应该帮一帮!”

    长民现在不去上学了,自然不用交学费。

    李母想了想也行。

    现在村里的工分值钱,她自己挣的钱足够养家了。

    向南的工钱李母打算给她攒一大半,一少半给向北读书用。

    这是当姐姐的帮弟弟,弟弟将来也疼姐姐。

    这都是好事儿啊。

    李母就答应。

    这是刚答应没几天,李向南就买回来了一辆新自行车。

    他她早就想给弟弟买一辆自行车上学骑了。

    天天走着上学,太辛苦了。

    之所以以前没买,是因为向北还小,买了新自行车护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