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村里的孩子多数都是男孩子能上学,女孩读书有,就是比较少。

    但是不管男孩女孩,一般小学念完就不错了。

    再接着念的只在少数。

    因为知识没有什么用。

    这些上学的城里孩子不全都到农村了吗?

    但现在恢复高考了。

    好多年都没有人提起这个词了,村里人很多人都不知道高考是啥了。

    高考恢复了,就是能考大学呀。

    这些知青全都去考大学了。

    考上大学之后就能分配工作,有城里户口。

    那就是城里人了。

    李村长家的老四两口子,李向南,还有村里三个年轻人,他们都要参加高考啊。

    村里人好像有很多人第一次开始羡慕有学问的人。

    要不让家里的孩子上学吧……

    离考试的日子越近,要参加考试的人莫名的就觉得紧张了。

    李向南很从容,她倒是想起了考前准备。

    他们这次考试的地点在县一中和二中,两个考点。

    听说在考试期间,通往各个乡村的客车时间都会调整。

    早晨发车时间提前,在考试之前要把学生送到考场。

    下午客车发车时间延后,可以让出高考场的学生坐车回村里。

    也许这种方式在南方的城市很方便。

    在华国的最北方的省份,还是很难熬的。

    现在已经零下20多度了,滴水成冰。

    早晚等车都是挺遭罪的事。

    不知道别的村考生是怎么打算的,百安村的知青根本就没有提前定招待所的打算。

    当他们听说客车为了方便他们考试改了时间的时候,他们特别高兴。

    以他们村知青的收入,绝对不会花不起那几块的住店钱。

    是因为现在的人还没有这个意识。

    现在的学生不管是几岁的孩子,十几岁的,还有这些大龄的考生。

    他们如何也不会想到后世的陪读,陪考是多么疯狂!

    陈大哥的家在县里。

    他早早的就说让他们考试的时候去他家吃饭。

    他得借了公安局的宿舍。让他们住在宿舍里。

    李灼对李向南一直释放着善意,而且他们之前对村子里也有贡献。

    高考是他们改变人生的最好机会。

    李向南想着能帮就帮一把,就特意提了一嘴,他们考试的时候住宿和吃饭问题。

    李向南一提这事,李大伯就想到了。

    这么死冷寒天的有客车坐也遭罪呀,考试又不是一天就完事了,要是生病了的话……

    而且那么多考生涌入到县里,国营饭店能够接待的过来吗,吃饭恐怕真的成问题。

    住宿可以提前定招待所。

    早一点肯定能抢到房间的。

    那吃饭呢?

    陈彩霞听李向南这么说,她不禁想到了大哥家。

    百安村准备参加考试的人,一共是21个。

    大哥家的屋子不大,但要说做饭应该可以的。

    陈彩霞在村里的时候,虽然没有被所有知青们特意的善待,但是这些知青也没有落井下石。

    而李灼,曾经特意给她和黄爷爷送过伤药。

    陈彩霞听她大伯娘说,他们那时候在村子里,激进分子多是这些青年,他们做起事来疯狂的可怕……

    陈彩霞觉得他们是可以帮的人。而且她必须帮李灼。

    陈彩霞:“我想问问我大哥,在考试期间让他们在家里做饭行不行!

    要是行的话,这些人吃饭就不成问题了!”

    “办法倒是好办法。

    这么多人呢?县城里的人家都没有大锅大灶的……”李村长觉得这个方法挺好的,可是想到实际上,又觉得不行。

    陈彩霞给他大哥打了个电话,他和媳妇商量一下,半个小时电话就打过来了。

    在家里吃饭完全可以的。

    大哥到时候再给借两个煤球炉子。

    做饭没问题。

    这把李村长高兴够呛。

    现在的天气在外放什么都能冻上。

    只需要提前做好馒头、窝头或者是两合面的饼子冻上。

    吃的时候热一下,然后喝点汤,或是米粥……

    李村长马上转头就走了,他这是要去找知青。

    知识点一直是李灼和冯富民负责的。她们一听村长的话连连点头。

    他们之前只想着学习,然后去考试,根本没考虑到等车要有多冷。

    还有,中午出了考场,没有地方可休息。

    准备了钱和粮票,到国营饭店就可以吃饭,但那么多人买不上的话怎么办?

    冯富民没有和其他知青商量就直接定下来了这件事情。

    冯富民又和村长商量了一下细节。

    他们村的知青谁的手里都有钱。

    关乎自己一辈子的事情,不至于这个时候省钱……

    考试的头一天,李村长亲自带队,带着他们,还带了两个帮做饭的村民,坐车到了县里。

    招待所都被考试的人住满了,有很多人肯花钱,也没有地方住了。

    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有特殊的体会,只是觉得庆幸,庆幸村长提前给他们定下了房间。

    等到他们都到考场外的时候,那些路途远的村子来的人都已经冻得透心凉了,一个个在原地不停的蹦跶。

    现在又要在考场外等。

    而百安村的考生是掐着时间来的,估计六七分钟之后考场就能打开了,可以进人了。

    这时候的感觉真不一样。

    等出考场的时候和进考场的时候又不一样了。

    那个时候虽然冷,但是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有的人出了考场都要哭了的样子。

    大多数都是扔下书本多年的人,从知道考试通知,到现在时间太短了,有些人还找不到书。

    那考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四哥和陈彩霞看似平静,其实他们内心喜悦无比。

    他们觉得这些题还不算难。

    陈彩霞领着大家去了他大哥家。

    大哥家真的不大,要是这20多人都进去,真是特别拥挤。

    正好大哥家住在隔壁的邻居和他关系很好,大哥借煤球炉子的时候就说了原因。

    对于恢复高考不只是这些知识青年关注,其实社会各个层面的人都很关注。

    这似乎给所有的人都带来了希望。

    他家主动把屋子借给陈大哥了。

    这两天他带着媳妇儿回娘家住。

    两间屋子一下就宽敞了。

    没有太好吃的东西,干粮是他们自己带来的。

    村里有菜窖,白菜萝卜土豆那是带的足足的。除了他们自己吃的,还给陈大哥和他的邻居一人带来一麻袋土豆和白菜,萝卜。

    这算是对人家的感谢。

    村里还给知青们补贴了鸡蛋。

    所以中午的菜是鸡蛋汤和炒白菜片儿。

    他们进屋就可以吃饭,吃了饭连自己的餐具都不用刷,就赶紧回招待所休息。

    李灼夫妻不对答案,所有的人也就都没有对答案。

    大家下午没到考场外聚集,就知道她们中午吃饭多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