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当关东军摆出一副对峙防守的姿态时,丁伟也没有好办法。

    除了不断安排人员向东北地区渗透,任何大规模的攻势,都不足以撼动23师团驻防工事。

    这个时候,骑兵支队跟鬼子步兵联队交火,处境并不好。

    23师团步兵联队快跟上一个旅团了,满编情况下5500余人,属于编制人数最多的联队。

    任何一个单一的联队拉出来,都可以对抗孙德胜的骑兵支队。

    骑兵机动性足够,但攻坚能力确实差了很多。

    况且他孙司令手上,也只有三四千人马。

    丁伟看向作战地图,赤峰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被西拉木伦河划分成两半,北边是大兴安岭,南边是七老图山。

    河中夹带黄沙,也有人称呼它潢水。

    与赤峰地区的老哈河,形成了人字形,靠近山区的方位,是高清纵队驻扎。

    依托河流山势驻防,可以掩护骑兵支队撤入安全地带。

    “告诉孙德胜,鬼子来势汹汹,不必苦战,骚扰撤退,保持这股机动兵力活跃在西拉木伦河附近。”

    “但无论如何,也要守住最后的底线,在山区内截停日军。”

    得知骑兵支队遭遇日军联队,周卫国急匆匆的赶来指挥部。

    他现在的职责,更像是丁伟的参谋长。

    除了监督装甲兵训练外,就全职担任作战参谋一事,帮忙出谋划策。

    “司令员,伪蒙骑兵方向,不得不防备。建议将第二骑兵支队调往察西北区域,对接外蒙地带,防备这伙人背后偷袭。”

    外蒙这群人,从军阀时期就不安分。

    蒙疆政权在鬼子的扶持下,成立了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收拾驻蒙军的时候,就跟这伙人打过交道,骑兵居多,战斗力一般,属于三流部队。

    三个骑兵支队驰骋晋北后,将这伙人驱赶回了外蒙地区,随后第一支队便在赤峰西北、锡林郭勒活跃。

    抵近了西北的荒漠沙地地带。

    不是丁伟不想往西北去,后勤供应是个问题,对地方的不了解也是难题。

    贸然进入荒原戈壁,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控制察北之后,有了一定的民众基础,吸纳了当地不少抗日军民后,才让骑兵有了在草原驰骋的向导。

    这年头没有导航,没有卫星,全靠部队内的侦察兵、向导来指路。

    追击伪蒙骑兵的难度大,收益小,暂时放在了脑后。

    这次鬼子联队向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方向压进,明摆着是夺取西拉木伦河沿线。

    借此进入察北,足以威胁绥热察军区的北部地区。

    对丁伟而言,相当于在头顶放个雷。

    如此大的威胁,决不能让小鬼子突破山区。只要伪蒙骑兵敢露头,必须杀干净。

    “按你的提醒,把骑兵第二支队调过来,再抽调一支95战车连队压阵。伪军敢露头,给我打穿他们。”

    有合适的机会,可以从二连浩特,杀入外蒙地区,清扫完这群跟关东军密切合作的狗汉奸。

    外蒙是永恒的痛,有机会压入一支部队,丁伟不介意安排一个骑兵支队,在外蒙境内活跃。

    趁机扩编为纵队,作为制衡蒙疆地区的抓手。

    以蒙疆的条件,养一支骑兵部队问题不大,后续有机会可以改造为机械化部队。

    抓手必须提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