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对于关东军内部的渗透一直都在进行,也是绥热察军区最热衷做的事情。

    大批潜伏人员涌入关外,想办法扎根在这片黑土地上,用自己的方式,搜罗关东军的情报。

    而今天,总算有了一笔巨大的收获。

    鬼子在油料紧缺的情况下,为了支持一号作战,动用了大量的运输船,将节省的2000万公升汽油运往派遣军内。

    分别提供给关东军、华北派遣军、华中华南军队。

    其中关东军占了3成份额,华北派遣军占了1成份额,其余的全部运往南方,支援战车师团作战。

    关东军能够拿到600万公升的配额,从营口、旅顺、大连等港口,运输至关东军内。

    华北派遣军能够拿到200万公升配额,从沿海渡口运输进来,最大可能是从津鲁地区的港口进来。

    丁伟立马来了精神,“让我潜伏同志,务必盯紧日军油料的运输路线,以及储存仓库。”

    只要进了陆地,进了华北跟东北,他就有十足的信心,把这些东西拿到手。

    必要时,可以考虑亲自出马,可以借助系统空间的能力,神不知鬼不觉的带走大批油料,实现作战自由。

    一旦拿到这些油料供应,他手上的飞机坦克就可以拉出来跟鬼子碰一碰了。

    伴随着战事发展,情报人员能起到的作用更大,有时候一则重要的情报,比一支精锐的部队还厉害。

    军统、八路均有敌后方活跃人员,双方的侧重点不一样。

    军统更注重于城区内的暗杀工作,暗杀日军高官、汉奸、伪军头子一流。

    我方的潜伏人员更注重于情报的获取,打入鬼子情报网络的核心位置,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不同于战场上的枪炮厮杀,他们所面临的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一个疏忽大意,很可能葬送性命。

    从七月中旬,陆续听到了有关油料及后勤物资的消息。

    到月底时分,这则消息才彻底落实下来。

    绥中的铁路不通,使的鬼子必须把运输船分散开,一部分给华北派遣军,一部分给关东军。

    跟丁伟猜测的一样,提供给华北派遣军的运输船停靠在天津港口,从港口进入陆地内部。

    自古以来,从关内到关外有三条路线,其一是辽河西路,也就是葫芦岛、绥中、山海关一线。

    另外两条在山区,古北口、喜峰口两条路。山区的路线难行,难以支撑大规模行军。

    尽数掌握在绥热察军区手中,丁伟早就命令人修缮了路基,开山架桥不在话下。

    保证山区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具备一定的物资运输能力。

    比不了汽车火车,用小推车也必须保证一线的作战物资。

    在山区内,两条腿比四个轮子更好用。

    鬼子的运输船只能在近海地区溜达,往东南亚方向的航线,已经被老美给截断了。

    港口附近的仓库,装满了大批的油料。

    军用汽车、火车,正往华北的重要城市运输。

    华北地区兵力稀薄,治安部队要应付游击队。

    这不得不利用汉奸头子、伪军头子,帮忙派兵护航。

    只要让它们沾上,指定干净不了,一车一车的往根据地倒卖。

    这不是让丁伟馋坏了,除了直接抢的手段外,借助汉奸的手倒卖也是一条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