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朱雄英笑道:“哪里敢让两位大帅亲自动手,我只是一个想法。

    蓝玉剿倭寇,我想倭寇不要杀了,是不是可以让他们去采矿,他们天生矮小,打洞挖煤有天然优势。

    因为身材小,皮肤覆盖面积就小,散热也慢,我想他们非常适合严寒天气,北方寒冷,那里有大量军田没有耕种,吃的少,种地多,多划算的买卖?

    并且重量轻还不怕死,同样的马驼着他们,跑的更快更远,若是和鞑虏作战,会有天然优势。

    更重要的一点是,倭人不知道伦理道德是何物,我是这样想的,驴和马生下来的是骡子,吃苦耐劳,要是倭人和鞑虏生下来的是不是更吃苦耐劳?这叫种族优化。

    以后我们去日本,放眼望去都是骡子,多么勤劳的民族啊。

    我想,陛下一定会喜欢的,你们帮我参谋一下,是不是可行?”

    汤和的西瓜掉在地上,张着嘴巴,邓俞手指都在抖,指甲剪也咬了肉。

    年轻的方孝孺眼睛亮亮的。

    朱亮祖一脸期待,徐本皱眉沉思。

    众人表情各不相同,朱雄英心里叹气,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放到现代人的思维方式,那是再好不过了,没有经历过那场战争,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永远不知道心里有多痛。

    邓俞眼睛快速扫了一眼道:“这个事情陛下是否知道?”

    朱雄英轻轻摇头。

    邓俞沉默。

    众人皆沉默。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简单到可笑。

    明朝说白了是朱元璋一个人说了算,其他人都是打工仔,像公司老板和员工,思想非常的开放。

    上朝的时候抠字眼,下朝打打闹闹。

    奴隶是不文明的体现,违反了儒家思想。

    朝廷大臣不会同意,他们在乎的是万朝来贺,面子工程。

    你把人家抓来做奴隶,那以后谁还敢来大明进贡?

    郑和下西洋,外国国王送郑和一群黑人奴隶,拉回国,朱棣就让放了,在南京生活了好多年,大明女子看不上他们,最后慢慢消亡了。

    按照大臣们的说法,国内奴隶还用不完呢,还要粮食养国外的奴隶?

    随着国家稳定,皇帝与民休养。

    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宣传口号下,人口基数急剧增加。

    人多地少,猪多了没好糠。

    随着官二代,红顶商人不断把持暴利行业,占据最好的土地资源。

    土地的不断兼并,失去土地的百姓越来越多。

    为了活下去,就成了佃户,变相的奴隶。

    赶到天灾人祸,活的真不如一个奴隶。

    这就是他们嘴里的仁义道德,每天喊着为了百姓,其实是为了百姓的那二两骨头。

    左天还在会议上大放厥词,言辞阵阵的喊着兴国安邦,今天被朱元璋一查,抄家银子都能累死牛。

    安的什么国,兴的什么邦?

    大放厥词的时候,满嘴喷的都是粪吗?

    会议室喊的时候,为什么他们不脸红?

    对不起,我侮辱了脸这个字。

    他们没有脸,只有不要脸。

    又想起老张的话。

    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一人干了两个人的活,大年三十一算账,还倒欠了地主老爷家三斗米,穷人要有穷人的骨气,我张三棉袄一脱,压给他,地主家大鱼大肉,再回头,看看自己锅里没有一粒粮食。

    大清时期,也就八旗子弟是主子,其他都是奴才。

    这没有什么好争议的。

    最后人太多,就卖猪仔,欧美修铁路。

    又想起不美好的事,心情不美丽。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