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过了一个无趣的年,朱由校觉得还不如天天批奏折三天一大朝呢!起码有点事儿做。

    过完年,大明朝廷开始重新运转。

    天启元年第一次大朝会就这样到来了。

    “也算上天怜惜,朕与众位臣公算是过了一个安生年。年,过完了,开始办事儿吧?说说吧,最近都压了些什么事儿?”

    叶向高出列“最主要的就是孙大人的捷报和请功折子了。”

    “哦?呈上来。”朱由校对西南很有信心,毕竟比后世多了近两万军队,还都是精锐,他关心的只是这俩人能蹦跶多久。

    “好!好啊!孙总督一举歼灭安逆,西南平靖可期!”朱由校很高兴

    然后又看向请功折子。首功竟然是大胡子满桂?喵喵喵?这不科学。向下细看,点了点头,也算实至名归,毕竟安邦彦的头就能给他加一倍的功勋分。

    第二是戚金,预料之中。

    第三什么鬼?“锦衣卫密探?”朱由校一脸懵逼。不过看了详细报告,他才知道,自己给孙承宗那点消息,竟然被他利用到这种程度。自己这第三的功勋怎么办呢?

    第四的是秦良玉。

    第五是戚金的副将……

    后边还有贵州广西湖广等地卫所兵多不堪用的小报告。没有说四川卫所,也就是说四川卫所竟然还是不错的。

    朱由校摸了摸没有胡子的下巴,“满桂升总兵衔,先在孙承宗账下听令。戚金授荣禄大夫,荫一子为骁骑尉。秦良玉授荣禄大夫。锦衣卫密探杨子宁升锦衣卫佥事。”

    没说孙承宗,孙承宗连升四级已经是坐火箭升官速度了,再升估计连叶向高也得反对了,起码他们阁臣也是要脸的,一个文臣过往资历平平,不过是给皇帝当了几天老师,竟然就要成二品大员了!?一品基本都是荣职,二品可谓大明朝文官最高品级了。

    一人出列反对“这杨子宁是何人?何德何能当得四品高官?”更关键的是,这人手里的香皂肥皂一堆人眼红呢!他升的官越高,不就越难扣出来油水了?

    朱由校一看这人是个七品御史而已,又是个给别人打头阵的。

    无怪各位大佬都喜欢找御史当枪,这些御史要么想上位需要靠山;要么日子过的艰难,关键没什么来钱道儿,虽然和知县同是七品,权力也是区区知县完全无法比拟,然而督察院是个清水衙门,论捞钱?还真和人家知县大人没法比。所以想收买一个御史可谓是低投入,高回报。科道科道,说的就是六科和督察院,这些人天生喷人不犯法,甚至可以用“莫须有”的原因喷人。

    张三说李四偷了他的牛,这群御史就敢喷李四偷了张三老婆!所谓风闻奏事,还不是他们说听到什么就是什么?难道你还能去问风?但是又不能没有他们,毕竟真正干事的御史还是很有用的,例如杨涟左光斗他们最近的政绩就很让朱由校高兴。

    “这杨子宁曾经救过朕的命,后来朕派他去打探西南土司动向,他先后潜入西南各部土司,终于发现了奢崇明和安邦彦的不臣之心,甚至连此二人平时为人做派都详细备至,孙总督因此定策,方可一战而定贵州。之前因为怕暴露于人,不利于其收集罪证,今日就把之前所有功绩一并发给他。”

    朱由校各种口胡,不忘了给了骆思恭一个“你懂得”的眼神。骆思恭表示“收到”。

    “这杨子宁来头这么大,香皂还怎么插手?”勋贵们无语了。

    “若再无异议,就内阁拟旨吧。”朱由校淡淡的道。

    没人再反对,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臣,有本奏。”孙如游钻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