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夜之间,赵国军队从诸国边境撤离,众国本期待的一场反目成仇之战,却就此不了了之,这让全天下感到疑惑。而让人更匪夷所思的是,赵义云独自一人去了诸国京城。

    对此,燕国亦是无语以对,但也只是在一旁静默的窥探局势。

    诸国百姓又平下心来,而朝中大臣却在猜测原因,当诸楚姬领着赵义云进宫,这才让诸国大臣恍然大悟。对于赵义云进诸国皇宫一事,朝中大臣以致百姓都议论纷纷,左猜右测,却都没有明确的答案,而谁都认为韩谨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也没人敢去问,毕竟她能回来主持大权是大臣们求之不得的事。

    赵义云莫名的住进了皇宫,韩谨把他安置在了一处偏殿暂住,这下朝堂上有了争议,大臣纷纷上奏反对,可韩谨却不闻不问,如今她虽每日都回忘烟庵,可朝中之事她仍能作主,这几日她每日都带着赵义云了解诸国的一些国情与朝中事项,她还派福田每日陪同赵义云一起处理一些事物,不管大臣们如何吵闹,她依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做,因为她明白有些事一旦先让他人得知,一定不可能会顺利,所以她准备把事情的始末在诸敬烨与诸楚安得忌日那天说明。

    然而再过几日便是诸敬烨、诸楚安等人的忌日,虽忘烟庵离皇宫不远,可也有一段路程,为了办理他们的祭典,韩谨便没有回忘烟庵,她稍稍得了空闲,便独自一人去了景德宫。

    景德宫内已人去楼空,院内荒凉凄落,往日的辉煌如今却成了一堆废墟,而怵目惊心的回忆依旧,血淋的一幕如昨日般清晰的映在脑海,无论如何也无法从脑中抹去。

    白色的身影站在长长的走廊间,冷风一阵阵刮起,白色飘逸的衣衫随风呼啸,缕缕青丝疯狂的舞动。

    在偌大的庭院内,韩谨的身影显得孤单。

    “唉!”韩谨垂下眼眸,缓缓低下头叹了口气。

    一阵脚步声从走廊尽头愈渐愈近,韩谨缓缓扭头往声音传来处睇望了眼,见是福田,即便她又转正身体望向了远处残破的书房。

    “奴才见过二公主!”福田走到她身旁给她行了礼。

    “怎么来得这么快?”韩谨眉目间带着忧伤,她淡淡说问了句。福田忙恭敬地回道:“刚紫嫣姑娘去找奴才时,奴才正领着赵王往这边来,所以就换紫嫣姑娘领着赵王赏湖,奴才就直接过来了。”

    “喔!”韩谨心不在焉地应了声,缓缓转过脸来,那张苍白的脸上带着说不尽的哀伤,微微泛红的眼眶似乎快要滴出泪来,她愣愣地凝视了福田片刻,便问道:“为何才短短两年,景德宫就会成了这副模样?”

    “湿气重,雨水多,在加上没人打扫,所以就成这样了。”

    听闻福田的话,韩谨心中一阵自责。这两年发生了很多事,她确实忽略了这些本该用心去做的事。她带着忧伤缓步走近破旧不堪的书房,站在书房外,她不由地皱起眉头,忽而她回身对福田说:“派人把这里整修一下,这宫院就设成庵堂吧!往后我就住在这了。”

    “是!”福田应了声,稍顿,他便问道:“二公主,有些事本不是我们这些做奴才的该管的,可是二公主让赵王住进宫,又让他了解朝中大小事物与本国的一些机密要事,这可是一大禁忌啊!若先王在位绝不会做这等事,还望二公主多做考量、三思后行。”

    韩谨没有说什么,她抬手推开了半掩着的门扇,扫了扫垂挂在门上的蜘蛛网,便踏进了书房。书房内桌椅七零八落,厚厚的灰尘铺在桌面上,轻轻一吹,四处飘散。在屋内寻了一圈,最后韩谨站在一幅完好无损的画前。

    那是一副水墨画,画中清澈的湖水,精致的小桥,一对活灵活现的鸳鸯在桥下戏水,它们成双成对、恩恩爱爱。水墨画上的提字,灰尘遮盖得有些模糊,韩谨伸手抹去那画上的灰尘,一首让她禁不住泪眼相视的诗,随着尘灰散去而浮现于眼底:

    鸳鸯戏水一池欢,双飞本是两心宣。奈何同根无连理,只盼来世续今缘。

    一丝伤感染上了她平静的心,此刻再次让她感受到诸楚安那份浓郁的爱。

    想到自己亲手杀了诸楚安得那一幕,韩谨的心又开始堵得慌,她伸出颤抖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把那幅画从墙壁上摘了下来,纤细的手指轻抚着画纸上的鸳鸯,她撩起衣袖轻轻地拍尽画纸上的灰尘,随即卷起画卷紧紧地握在了手中。

    走出书房,韩谨淡淡地看了眼守在门外的福田,便踏开脚步往宫院门处走去,走了几步,她问福田道:“刚才你说的那番话我也明白,但是作为一国的统治者,是地位与权力比较重要,还是百姓的安危比较重要?”福田听闻此话,不由地垂下了头,静静地在她身后跟着,而她又道:“我选择了后者,你能理解我吗?”

    “二公主!”

    噗通下跪声与叫声同时传进韩谨耳内,她一怔停下脚步,不解地转过身来,却见福田跪趴在了地上猛磕着头,说道:“老奴无眼,老奴该死,老奴不该怀疑二公主的作法……”

    “不要这样,你起来!”韩谨忙过去搀扶福田,可福田头磕的更厉害。见他如此,韩谨轻声说道:“其实我从没把你当奴才看待,你从小看着我长大,对父王忠心耿耿,而父王临终前也托付你扶持我,你自然不想看着我走错路,所以提醒我,这些我都明白的,但是保住一个国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不想看到血流成河,更不想让诸国百姓遭受亡国奴的命运。不管我将来是否会在历史上留下恶名,也不管百姓们如何辱骂我,为了确保诸国上下无伤亡,我只能用这种和平又能维持诸国稳定的方法解决这一切。”

    “老奴明白,老奴怎会不明白,你之所以去庵中修行,也是为了让赵国相信你的决心,你之所以隐瞒,也是不想让我们跟着你操心。”福田老泪纵横,他激动的身子微微颤抖着,似难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