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慧能大师

    民国初年,各方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民不聊生,在旧中国的一片土地上,有座叫做佛光山的山,山上有个寺,名曰菩提寺。

    佛光山是座十分雄伟的高山,远看高大巍峨,近看高不可攀,山石坚不可摧,山腰风景秀丽,山顶静谧安逸。

    这里的一切都很顺应大自然的节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美轮美奂,曾几何时也是人间一处令人向往的仙境。

    同时佛光山也是这片辽阔土地上南城和北城的分界线。

    眼前两方军阀在山脚下打的打可开交,一片深蓝色的‘海洋’,兵刃交接,枪声轰鸣,激战三天三夜未见胜负。

    终于在两军打的筋疲力尽,弹尽粮绝,将士虚弱无力的时候,双方妥协各占南北一城。

    沈祥沈将军带兵驻扎在北城的长安,张瑞张将军带兵驻扎在南城的江南。一晃很多年过去了,两军势均力敌,互不想让,在佛光山不远处建造边城防守城门,占地为营,守护一城,防对方于未然。

    就这样佛光山成了既不属于南城也不属于北城的一处和平圣地,山上的菩提寺便成了佛门圣寺,山上寺内安逸和谐,山下山外偶尔可见刀光剑影。

    要说这沈将军和张将军弄成今日这般窘境,实在惹人匪夷所思,他们以前可是非常要好的兄弟,后来不知道经历了什么,两人一夜之间反目成仇,各自带兵相互厮杀,毫不手软,不知是谁的对错,总之打的不可开交。

    自从二人占据一城,建造府邸以来,双方军阀奇迹般不打仗了,整个南城和北城恢复了安宁,百姓也不再四处逃难,反而过上平静安逸的生活。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南城和北城一直如此,处于僵持状态,不打仗了,让各地百姓庆幸的是,他们的生活的还算不错,两城百姓都在期盼着这样的生活已经可以了,从此以后不要再打仗了。

    沈将军和张将军也摇身一变成了两城百姓热情拥戴的将军。

    北城长安有两位富甲一方的商人,一位是前朝的皇亲国戚,无论是品行方面还是家世地位方面,都赫赫有名的夏府夏老爷,一位是兢兢业业祖祖辈辈都靠经商发家致富的陆府陆老爷。

    要说这夏府和陆府的深厚交情要从两家老爷年轻的时候说起,怕是要说上个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很多年前夏老爷还是晚清宫廷里的受皇帝重视的大臣,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也无心朝政,唯独对做生意情有独钟,于是当时宫廷里娘娘,皇帝大臣的衣服来源就在夏老爷经营的锦瑟里。

    当时陆老爷的陆家工厂已经名声四起,陆老爷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锦绣故里。

    锦瑟和故里相辅相成,遥相呼应,感情颇深,像是前世注定了的缘,缘分不止于人,也事关家业,

    为此夏老爷和陆老爷特意摆酒席大张旗鼓的庆祝一番,从此两家在长安有了响当当的名号,此存彼存,此灭彼灭,两家相互依偎,相互扶持,一起走过无数挫折磨难,终于顶过一片黑暗,终见前方光明。

    这两家在长安,百姓要是提起来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叫好,夸奖不已,满眼羡慕,滔滔不绝。

    16年前,继陆老爷和陆夫人生下一个大胖小子,两年后,夏府伴随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女孩呱呱坠地。

    这天夏老爷,陆老爷和陆夫人都等候在夏府前院的产房外,夏老爷不停地在庭院里踱步,他紧张,着急,内心期盼着夫人孩子能够平平安安的。

    夏府的两个丫鬟躲在花团锦簇的花丛里探着头,也在焦急的等待着。

    一个丫鬟碰了碰前面的人说:“你说夫人会生个小少爷还是小小姐?”

    “这我哪知道,我又不是算命的,不过我希望是个小小姐。”

    “嗯,可我希望是个小少爷,我喜欢小少爷。”

    “哎呀,我们希望有什么用呀,我觉得不管是小少爷还是小小姐老爷夫人都会高兴的。”

    “嗯,那当然了,我听说啊,咱们老爷和陆老爷都商量好了,要是夫人生个小少爷两家孩子就拜把子做兄弟,要是个小小姐两家就结为亲家呢。”

    “啊?这么好,你听谁说的,可信吗?”丫鬟脸上是难以掩饰的喜悦夹杂着些许惊讶。

    两丫鬟在悄悄说着话,窃窃私语讨论着,一脸的的兴奋。

    眼看夏夫人进产房已经很长时间了,里面一点消息都没有,呆在外面的人看着还挺着急的。

    陆老爷走到夏老爷身边安慰他说:“夏兄,别太担心了,没事的,会平平安安的。”

    陆夫人也在一旁应声说:“是呀,生孩子急不得,当年我生少轩的时候也用了很长时间呢。”

    就在他们相互安慰说话间,突然产房的喜婆从赤红色的雕花檀木门里探出头,满脸笑意,高兴的说:“生了,生了,夫人生出来了,是个小小姐。”

    房间里夏夫人睁开眼用衣袖擦着脸上的汗珠,从青墨色的床上半弓着身子,欣喜的看着喜婆抱到她身边的孩子,她欣慰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