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清风微拂,细雨绵绵。

    这才卯时三刻,梁城各家各巷里的开始做生意的人家便挑着担子推着车儿的出发了。

    原本沉寂的街巷开始熙熙攘攘起来,叫卖声不绝入耳,桃湘巷子里的家家户户也都陆续的开了门,洒扫的洒扫,出门的出门。

    咯吱一声,一家最不起眼的小木门被打开了,出来一粉面桃腮,左不过十一二岁的少女,扎着两个小小的蝴蝶花苞,一袭鹅黄色的嫩裙子,揉了揉眼。

    “早呀,小蝶起床啦!”路过的大婶大叔们都笑着跟她打招呼。

    少女点头:“嗯!您早!”

    “小蝶,早!”

    “早!”

    “你阿姐呢”

    “在熬豆粥。”少女弯着月牙眼笑道,那大婶听了也露出向往的神情。

    “叶家娘子的手艺就是巧,豆粥都能熬得这么香甜哩。”这位大婶看了眼叶家小院子,嗅了嗅,但她不敢再多留,再不出摊,就赶不上好地段和摊位,她急忙的推着自家的推车远去,走时还不忘提醒:“让你阿姐快点哩,晚了可就没位置咯。”

    小蝶才不急,她慢悠悠的拿起扫帚把院门前都打扫了干净,直到院子里传来一个少女清脆的声音:“小蝶,吃饭啦。”小蝶才将扫帚放下,急忙提起裙子朝里走:“来啦。”

    豆粥就是用红豆煮的粥,很普通,在梁城也算是家家户户都能吃得起的早饭。但小蝶就是觉得自家的豆粥和外头的不一样,红豆软烂香甜,姐姐还会额外配上大枣和百合,入口绵密清甜,让人回味无穷。

    在灶台前忙碌的少女只着一身普通的粗布麻衣,却依然难挡玲珑身姿,一头乌发简单的挽成交心髻,坠一对朴素的步摇,随着主人的步伐轻轻摇动。

    “阿姐,还要……”小蝶捧着碗走到灶台跟前,那少女总算低头,一双杏眼温柔含水,噙着笑意。

    “笼屉里还有小蝶的喜欢的花馒头,去取吧。”

    “耶~”小女孩的眼睛在听见花馒头三个字之后就亮了起来,蹬蹬蹬的跑过去掀开笼屉,刚刚出锅的笼屉还冒着热气儿,裹着纱布掀开,一阵雾气扑面而来,带着小麦独有的香气。

    “哇。”小女孩在看清笼屉里的东西后发出一声赞叹,虽然姐姐平时也会给自己蒸花馒头,可今天的种类好像额外的多些。

    兔子、鱼儿、还有小狗,小猫?

    叶一伊笑了笑,摸了摸她的头:“吃吧,一会儿就要出门了。”

    小蝶用力点点头,心想,花馒头这么好吃,自然不必和那些大婶一样去抢位置,随便吆喝吆喝,立马就能卖光了。

    叶一伊不紧不慢的把今日出摊要的东西全部准备好,花馒头是每日都会去卖的,不过今日煮豆粥的红豆沙还剩下一些,包成红豆豆沙馅的花馒头,应该会更畅销一些。

    不过叶一伊也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自从穿到这可怜的孤女身上,这家的日子可谓是揭不开锅。盐、糖、米、面这些已经足够的吃紧,更别提别的什么香料材料,她想法再多,也得一步步从赚取铜板开始。

    还好出摊一个多月,姐妹两的日子总算有所改善,如今家里基本粮食倒是不缺,唯一就是这糖……叶一伊看了眼糖罐,轻声叹口气,将荷包装好,准备出摊了。

    梁城的清晨,可谓是热闹的开始,从郊外赶集进城的人是络绎不绝,商道上你来我往,叫卖声不绝于耳。桃湘巷子出来往东三里,就是进入梁城的必经之路,洒金桥。

    正因为是必经之处,在这桥上出摊叫卖的人会格外多些,生意自然也好些,为了讨生意,不少人都是半夜过来抢占摊位,卷的厉害。

    叶一伊拉着小蝶在桥底转悠了一圈,选了一个不是很起眼却清净的位置,将手里的篮子放了下来。

    她这边刚刚准备好,小蝶就拿了两个花馒头,小女娃是相当的机灵,瞧见一些在桥上的同年龄小娃,小蝶就会跑过去跟别人搭话,手上还拿着几个花样的花馒头,让别的小孩当场就馋的瞪大了眼。

    “你的馒头哪里买的呀?”小娃馋的眼睛都直了。

    小蝶顺手就往叶一伊方向一指,接着,那别家小孩便会缠着父母到叶一伊的小摊前头了。

    “这馒头怎么卖?”

    叶一伊:“三文一个。”

    “噢哟这么贵?”

    “有馅料的。”叶一伊卖东西总是带着和善的笑,有人嫌贵,她也是笑着解释。

    “娘~我要~”小女娃扯了扯那妇女的袖子,那妇女挑了个兔子模样的,“这个?”

    小女娃连忙点头。

    三文,就这样到手了。

    第一个人来了便会有第二个人上门,叶一伊对自己的手艺还是十分有把握,没多会儿就这样卖掉了所有的花馒头。

    姐妹两相视一笑,叶一伊提着空篮子和整整一荷包的铜板,摸了摸小蝶的头:“中午想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