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陈友谅深知仅赁自己的军事实力尚不足以取代兵多将广的天完帝,他威逼利诱徐寿辉迁都江州,利用在江州拥有重军的优势,分散徐寿辉的兵力,并暗中将他的亲信杀尽,之后就重演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旧戏,自称汉王,置文武百官,渐渐掌控了兵权。

至正二十年的闰五月,陈友谅领水军攻打朱元璋统治下的太平,太平守将花荣英勇战死。陈友亮指挥部队一举攻克长江锁匙太平,陈友谅自诩羽翼丰满,在回到采石矶的一天夜里,派遣一员心腹潜入徐寿辉的御船上,用铁挝猛砸其天灵盖,只见脑浆四射,侍寝的宫女们都被吓傻在一旁,还没来得及呼救,就被一刀刀下去,全部推入水中,丢了卿卿性命,徐寿辉早已倒在血泊中一命呜呼。

陈友谅篡位,天完将士多有不服,他于是威逼太师邹普胜出面帮他。邹普胜见事已至此,亦不可挽回,只得出面对将士们说道:“当初祖师曾嘱咐‘有光者,可辅助之。’陈友谅就是月之光,他骁勇善战,是天生的王者,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6�1�6�1�6�1�6�1�6�1�6�1”几乎在同一时间,陈友谅就迫不及待、踌躇满志地在当涂西北的采石矶五通庙内登基称帝,改国号“汉”,建元大义,邹普胜仍为太师,辅佐他谋划战局、争夺天下。

陈友谅虽有太师出面帮他造势,但他的不忠、不仁、不义还是引起许多将士心中的不满,纷纷离他而去,陈友谅兵力渐衰。

陈友谅以为我偏安在巴蜀,并不知情,便遣使持书假传徐寿辉诏令,命我去健康会兵。见我心存疑虑,戴寿便反问来使道:“徐主早前曾有过口令:‘朝廷重臣或身在军中者,诏令不奔’请问此诏令究竟是何人所下?”使臣见我不上勾,甚至以解职相威胁。我只得命人封还此诏书,并明确反对封陈友谅为汉王,并提出请皇太子监国,以期天完政权摆脱陈友谅的控制。

就在使臣妄图扭转局面而不停游说的期间,在前方收到消息的万胜因担心我的安危,立即日夜兼程地赶来告诉我陈友谅暗室密谋,取代徐寿辉自立为王的经过。陆续奔赴而来的天完将士还向我详述了陈友谅谋害徐寿辉的惨绝人寰。我听闻后悲愤不已,如若我落入圈套去到健康,必遭杀害,而巴蜀境内的地方武装及元廷残余势力才是我亟待处理的当务之急。我一怒之下斩使焚书,并下令川中全军缟素戴孝,为徐寿辉隆重发丧。

我召集部属,义愤填膺道:“陈友谅弑主自立,我们天完红巾军定当整兵讨之。”于是令部将莫仁寿领兵严守入川第一关——夔门,并命以重兵围守瞿塘,不再与陈友谅通好,置奉天征虏大将军府于汉中,以进取陕右,置奉天征蛮大将军府于夷陵,以进取陈友谅,断绝与陈友谅的任何往来。陈友谅此举的消息一出,立即一片哗然,受到天下人的唾弃。

我们在云峰山巅用山石峭立起一座七层佛塔,塔顶为攒尖的葫芦宝顶檐,形似徐主平日里时常所戴的斗笠帽,尖顶处悬挂了一条招魂幡,以引魂招魄,清静魂身。徐主生前曾因战功将他随身佩戴的一把锋芒内耀华彩的文锋宝剑赠予了我,我将这把珍贵的遗物封存于塔中,并称之为“文锋塔”。塔前石碑上依照徐主亲笔提书而镌刻了一个大大的“佛”字。按灵旗的指引,依势在江边高处的一处石壁上刻了“快上慈船”的接引指示,以引请过桥,讽诵宝忏,超渡亡魂。并修建了皇祠,春秋奉祀。并在测定的时日将存放魂帛的玉盒放于一条特制的木雕龙船上。我们着白衣戴黑帽,在城南的皇坛结綵,堂前供奉三宝佛及金刚护法,炳烛光辉,启请三界,临请水神,烧化库钱及宝箱等,再按教内仪式放灵舟于大江边,祷愿徐主慈船护航、早登极乐。

霎时只听得仪仗队发出的“呜,呜”哀号混夹着天完部将们统一的告别声在江风的助力下响彻四面八方。江面的水雾一下子变得浓稠,天上也弥漫着绵绵细雨,大家的心情也变得更加阴郁起来,哀泣声不绝于耳。

完者都率残余部队从重庆出走夜遁至果州后一直心有不甘,他想办法从定州纠集起残兵,再又联合四川行省平章朗革歹、参政赵资屯兵于嘉定大佛寨,准备反攻重庆。我闻此消息后,非常生气,马上派遣部将万胜直扑嘉定,屯兵九顶山、大佛寨以平定元贼。

这个万胜,有万夫不当之勇,是我手下的得力战将,他力大无穷,多次在危急之时以一当百将战局逆转,豁出命地杀敌立功,数次给敌军造成很大的挫败感,时常在一些艰难的战役中冲锋在前,有勇有谋,因而深受我的青睐。后来我还得知他原来就是当初挖出“石人一只眼”的那个叫万三奴的小伙子。有次在接粮的时候,他也恰巧同我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就笃定那尊石人的故事与我素有渊源,便义不容辞地加入我的部队了,战鼓一响,他总是冲锋在前奋力拼杀、战功显赫。对我也是充满了崇敬,此次派他做前锋强攻是有胜算的。

不久,大佛开凿完成,完工剪彩那日,我们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在阳光的普照下,佛主身后形成了一圈大大的七彩光环,在半空中炫烂夺目,仿若十年前的奇观。我恍惚看见佛主的眼睛眨了眨,还望着我微笑,那神情像极了徐主生前的样子,身旁的张文炳知道后立即向我建议在此修建一座兵部寺院,并称旁边的大片坪坝很适合作为练兵场,闲时还可以开展一些强身健体的娱乐活动。戴寿一听,也拍手赞同道:“此处确实风景绝妙,文炳的提议甚好!”大家一听都很开心,在一致赞同下,邹兴又开始继续着手大佛旁院落的修建事宜。

一日,我带着随从巡游狩猎准备回府衙,途中在一处山水丰美的村庄附近休息。只见不远处的天空祥云升腾,瑞气萦绕,久久不散,再看周围山灵水秀,专事观测天象的官员不禁感叹道:“此处藏风聚气,草木端秀,附近必有奇人。”我半信半疑,问询庄子里过往的村民,有人指着远处涂山下的一大片府院道:“林府的主人乐善好施,夫人亦是常常为附近百姓施药救治,尤其府上的小姐,还遣人江岸边搭了棚屋,捐资修筑通济桥连接靠近江岸边的野鸭岛,在上面遍养家禽,帮助许多无所依的孤老弱小能得以安顿。”这时恰巧前方有军情来报,我于是立即赶回府衙,路上也不禁在想着有时间定去与那林府主人会上一会。

我不时来江边察看工程的进展情况,还会来到佛前与“徐主”叙话。一日我逆江而上,在一座白石桥上偶遇一位叫玹玥的女子,回想那日的巧合,总感觉这女子陌生又熟悉,但一切似乎又有天意。可惜她像一阵风一样远去之后,我却始终难以忘怀,却又打探不到那女子的一点音讯。之后我总是会在石桥上迎风而立执念着能与那女子再次相遇。

身边的亲兵见我时常跑去桥上发呆,于是向我推荐了海棠溪的特色小吃“鲤鱼跳龙门”。那日秋高气爽,天上祥云密布,处理完手头的一些文牍,趁着午休的时间,我头戴纶巾,身着质地精良的白衣,踏上六合靴,带上几名亲兵悄悄乘船向对岸划去,我长身玉立在船头,面如冠玉,江风吹过,自有一种潇洒飘逸。隔江观向对岸,只见亦真亦幻的雾纱朦朦胧胧地萦绕在一片海棠树林之中,再往近可见林间交错有致的沟壑间泛起层层水雾,轻轻逸聚在林端,渐渐飘向迷离笼罩的南山。一上岸就可清楚地看见从南山林间蜿蜒而出的海棠溪水分隔出两边高低有序的人家,再往上走,便远远望见水雾弥漫的海棠溪水奔泻而下,两岸连接着一座摇摇晃晃地的木质吊桥上偶尔有村民走过。

正当我看得入迷,只见对岸村舍中有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踏上桥板走了过来,可是当他正兴致勃勃走到快一半的时候,脚下桥面的一块木板因烟雾的沁润,被踩踏得过于光滑,小男孩一不小心脚底打滑,鞋子一下子被“哗、哗”地水流吞没了,半个身子悬挂在空中被吓得大哭起来,他的奶奶听到孙子的哭声也吓得跑了出来在岸边哭着呼救,我立即示意兵士飞速上前救人。还没待我们跑到桥头就见那孩子快要掉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