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萧含章正要送朱槿,迎面见到一个老嬷嬷笑容可掬地走过来。

    “昱王,老奴奉太后旨意,请朱槿姑娘去永和宫叙话。”

    来人正是太后身边的刘嬷嬷,在太后身边几十年的老人。

    萧含章看到她才放心道,“有劳嬷嬷。”

    朱槿跟着刘嬷嬷走前,还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萧含章,才步态优柔婀娜地离去。

    萧含章送走朱槿后,径直去了男宾呆的偏殿。

    这边,女宾偏殿里,夕岚刚被皇婶招呼着坐下。

    喝了口茶后,就听见皇嫂他们毫无悬念地在聊家里夫君的事情。这是所以妻子坐在一起必定会聊的话。

    徐国公府王氏:“昨晚我那口子不知道又跟谁出去喝大酒,我气得命府里管事不给他开门,让他在门口睡的。”

    王氏出了名的京城母老虎,跟皇婶在外的名声不相上下。但两个夫君却是天壤之别。

    兵部侍郎张夫人:“徐国公挺好了,最起码不会老往家领些不三不四的女人。”

    王氏瞬间把自家夫君带来的不悦抛诸脑后,八卦道:“王侍郎又领回来一个?”

    王氏说的惊讶无比,其实她早就听说前两天兵部侍郎领回府一个寡妇,不仅如此,还怀了孩子。

    张夫人:“可不是嘛!要不是觉得放在眼前好管束,真想都扔到外面,眼不见心不烦。”

    张夫人性子软,对夫君这种行为只会逆来顺受,在外虽然偶尔抱怨两句,但也博得了不少来着夫君们口中的“好名声”。

    但夕岚知道这些名声除了让自己心里更窝火,没有任何意义。

    萧含章虽然是昱王,但在年龄上,夕岚还是晚辈,她一直在一旁安安静静地听着。

    但她们实在太闲,经常会聚在一起,次数太多话题却没有那么多,很快,她们便把各自夫君的话题聊得差不多。

    发现了旁边一直老实坐着的夕岚。

    张夫人开始八卦夕岚:“昱王年轻有为,又洁身自好,小两口恩爱得让人羡慕。”

    王氏也帮腔:“看肚子,昱王妃马上就要生了?”

    “还有两个月。”

    王氏:“昱王体贴,还亲自送你过来。对镇远大将军遗孤也如此照顾,知恩图报。”

    张夫人也立马附和,实则是想听夕岚说些小两口的八卦。

    夕岚心里再多的委屈,也不想跟几个外人说自己夫君的不是。

    硬挤出个笑容,把话题再度引开,“我却觉得皇叔皇婶才最让人羡慕。”

    听夕岚这么一说,王氏和张夫人的注意力果然被成功吸引。

    王氏:“昱王妃说的是,淮王妃,淮王被你治的服服帖帖,有什么秘诀,你得跟我们好好说道说道。”

    淮王是皇叔的爵位。

    夕岚也期待地看着皇婶,她也很想知道,但是这么多人自己又不好意思问。

    皇婶本是大大咧咧的人,听到这话,只道,“要我说,你们的夫君都比淮王好很多,你们就知足吧!”

    皇婶嘴上这么说,但提起夫君,眼里却闪着光。

    “你们只见到现在的他,在外人面前对我言听计从,实则都是装的。他在府里,脾气却倔的很,经常发脾气吼得府里家宅不宁。更别说他成亲前的名声,哪个花楼没去喝过酒,和哪个皇亲大臣没打过架。”

    张夫人:“这些我们在闺阁里的时候确实听过不少,当年可没有哪位京城贵女愿意嫁给他。淮王妃,我这样说您别生气,我们当年都说你常年在外,不知道他的名声才被他诓了去。谁能想到,日久见人心,您才是捡到宝了呢!”

    “捡到宝!哼!谁费劲谁知道。”皇婶直接瞪了眼,似乎想起了一些苦难的日子。

    “我当年哪里不知道他的名声,只是这是先皇赐婚,事关家族命运,我哪能不嫁。只是,咱也不能任由着他,和他憋屈着过一辈子。”

    王氏忙道,“这个我听说了,当年你当着先皇的面说:淮王去军营里当小卒,不能让人知道他的身份,能捱下一年就嫁。没想到先皇立即就准了。”

    “淮王真的待了一年?!”张夫人自然也是听说过这段,但是没得到正主的亲口承认,也只是传言。

    “嗯,隐姓埋名,一年。”皇婶忍不住笑,笑里藏了些许的小女子的媚态,像是想起了皇叔当年的窘态。

    这些夕岚也听说过一些,但上一世她与皇婶接触得不多,再多的细节她知道的也很少。

    夕岚认真地听着她们聊天,忍不住把皇婶的经验往萧含章身上套,显然不合适。

    谁家还有个军营驯夫夫君,况且,萧含章何止在军营历练了一年,他十三岁就到军营历练了,这招对萧含章毫无用处。

    她忍不住急急地追问,“二十年过去了,皇叔对皇婶还是如此敬重,皇婶的秘诀应该不仅仅是军营历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