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韩东时万万没想到。

    人在家中摸鱼,锅从天上落。

    他难得不像初来大唐之时那么懒散了,借着系统的奖励,想要在大唐做点事情。

    没想到,就因为朝廷重臣的偏见和猜疑,让他背负本不应该背负的风险。

    李世民跟裴寂下了赌约之后,直接传旨留在蓝田的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三人,隐藏的含义不言而喻。

    程咬金不敢怠慢,直接把程处亮叫到跟前,如此这般地描述了一番,让他去跟韩东时递话。

    当然了,重点描述的还是朝廷那些老臣们对于韩东时的猜忌与反对,以及陛下如何体恤下情,帮着他说好话。

    “啪!”

    许大夫第一个站出来“表态”,直接把手里的筷子拍到桌子上。

    “朝廷公卿,尽是些无能空谈之辈,若让他们来蓝田进行治理,恐怕只有束手待毙的份儿……不,毙的可不是这些士大夫们,而是普通的百姓!”

    许大夫别看跟师爷天天闹别扭,凭着他的医术和最近肩负的重任,直接挤身到蓝田的核心,被韩东时等人都视作“自己人”。

    虽为大夫,但他的性子可称暴烈,一听到程处亮转述的朝廷议论,直接发火。

    韩东时笑着看了他一眼。

    许大夫的反应非常正常,只要熟悉他的人都不会意外。可是韩东时依然从他的话里听出些不对劲儿。

    似乎许大夫对于朝廷的作风早有了解,现在的生气,类似于一种“果然又让老夫失望”的心态。

    当然,这种心态非常微妙,韩东时也不可能读透人心,或许这只是他的错觉也未可知。

    有许大夫起头,师爷和徐海也不再压抑内心的想法,纷纷表达了心中的失望,区别是一个说得较文气些,另一个直接破口开骂。

    程处亮就比较尴尬了。

    虽说他老爹和几位世叔乃是武将,但严格说起来,他们也属于“朝廷公卿”的范围之内,此时不得不替朝廷缓上几句,尽量把责任推到那些文臣身上。

    “韩兄啊,我父亲他们可是对你一直大力支持,陛下在朝堂之上也替你说了话的。”

    韩东时知道,以程咬金的“精”,让他儿子跑来透露朝廷的信息,必定是有用意的。

    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要卖个人情。

    话又说回来,人家愿意卖你人情,正说明程咬金等人还是看好韩东时的,除此之外,也是要让韩东时感受到一些压力。

    果然,程处亮话锋一转,“语重心长”地对韩东时说道:“韩兄,你虽远在蓝田,也能感受到朝廷的压力吧?蓝田事务虽多,但每一件都不容有失啊。”

    “现在朝廷万余精兵已至,大量的铁匠也开始在长安等地集结,不日即将来到蓝田到那时就要铺开大量的铁匠铺,你那种新的炼铁之法到底管不管用啊?”

    “还有,你防疫的办法在蓝田管用,可万一外地的差役学了回去却没起到作用,那岂不是让陛下很没面子?”

    韩东时微微一笑,听到程处亮的话并没有紧张,反而更加感受到他的“憨”。

    程处亮并没有抓到信息的重点,不过,听他的语气,能感觉到程处亮比他爹要更加真诚一些。

    他是真的担心蓝田出什么乱子,被朝廷抓到把柄。

    韩东时微笑着给了众人一个安抚的眼神儿。

    “好了,我知道各位有所不满,也有些心急。表面上看起来蓝田各项事务千头万绪,实际上真正的重点只在于增加炼钢的产量而已。”

    他对李世民的眼光还是挺佩服的。

    李世民单单在这方面跟裴寂对赌,就是看出炼铁炼钢的重要作用。

    铁器不但是重要的商品,还是极重要的战略物资,只要韩东进完成他的承诺,将同时为朝廷增加商税,减少国库消耗。

    同时开源节流,双向努力,这可是货真价实的“事半功倍”了。

    虽然没听说李世民擅长货殖之术,但他作为这个时代最有眼光的人物,直接看穿了核心。

    大唐铁骑从来不车强悍的敌人,哪怕是数量远在他们几倍之上的突厥骑兵,对刚刚经历了随隋末之乱,还没来得及休养生息的大唐来说,最难以承受的就是国库的消耗啊。

    经过韩东时的说明,程处亮才略略有些明白,可是心中却不由升起不服气的感觉。

    “你说铁器重要,咱没话说,我父亲和秦伯伯他们也是如此说,可是最重要的事务,不是训练我们新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