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陛下对我蓝田新军的训练,还满意否?”

    李世民等人格外专注于眼前看到的训练成果,进入军营之后他身边的御卫又没有贴得太近,竟然直到韩东时来到身边,大家才发觉。

    “韩东时,这就是你说的以战术弥补燧火枪之不足?真乃军中神器呢!”

    李世民对这种训练成果太满意了!此时也不再端着,直接说出了对韩东时的赞叹。

    “依朕看来,他们的纪律和作战能力,足可直接支援战场!凭突厥所用骑甲,绝对不可能顶得住这种武器的威力!”

    李世民自己就是久经战阵,对于突厥人也有着清醒的认识,立即就能对燧火枪军发挥的威力做出判断,甚至脑海中已经想象到突厥人冲击成排的火枪军,会发生什么“画面”。

    韩东时略一思索,谨慎地道:“若是北疆确实需要援军,火枪军已经可以北上。他们列成战阵,已经足可与突厥人一战。”

    “只是,突厥骑兵向来擅长绕道突袭,依火枪军现在的训练水准,未必能应对所有的突发状况,稳妥之计,可以先挑选三千精锐北上,其他军士再接受七日训练,然后北上接应未迟。”

    “哦?”

    李世民听到韩东时的回应,非但没有失望之色,反而双目放光。

    就连后面的秦琼和程咬金也是大感意外。

    李世民在朝堂之上的话,多少是故意堵裴寂的嘴,以他们的练兵经验,这么短的时间内,想让一支万余大军完全熟悉全新的兵器还要在战场上形成作战能力,绝非两三个月能成功的。

    而现在,离韩东时训练这支新军怕还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吧?他竟然说,已经有三千以上的精锐可以达到战场实战水准!

    若以此观之,所谓的火枪军最可怕的反而不是齐射的惊人破坏力,而是快速成军的效率!

    程咬金多少还是有点儿私心的,趁着陛下还没有表态赶紧先站了出来。

    “咳!我说韩大人呐,你是喜欢把话说得太满还是看不起咱大唐的李靖将军啊。北疆防线有李靖将军坐镇,朝廷又调尉迟敬德跟薛万彻相助,稳如泰山,其实你也不用这么急着让新军表现嘛。”

    程咬金私下里虽然收到儿子的信,知道训练成果极佳,可是他还是心里悬个万一。

    怕韩东实是太要面子,把话说满,急着把军队派到北疆。

    而且,不用想也知道,韩东时口中的“精锐”必定包含了他儿子程处亮指挥的那营人马。万一他们在北疆吃了个败仗,在自己儿子身上也算个不大不小的污点,不利于升阶啊。

    程咬金还是为人父亲的心情占了上风。

    在朝堂上的时候,觉得自己儿子练兵有成,所以暗自得意,真面临着儿子可能指挥军队北上时,又有些患得患失起来。

    程咬金的心思,岂能瞒得过韩东时。

    他看着程咬金无法把事情挑明,又急着想打断调兵之时,那副着急的样子还真有几分憨憨的“可爱”。

    李世民对程咬金的了解更在韩东时之上,此时也忍着笑意,故意听不懂程咬金的暗示,只是紧盯着韩东时的眼睛。

    程处亮那小子,敢于进入新军之中,接受新武器的训练,算是颇有胆色。

    不过,由此也能看得出来,他对于韩东时的大力支持和私人情谊,韩东时若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敢保证派出新军精锐,直接杀上战场,那就很说明问题了。

    当然了,假如他顺着程咬金的话退缩了,李世民虽然心中失望,但也不会责怪于他,毕竟就算其他的大唐名将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又岂能强令韩东时必须做到?

    韩东时微微一笑,神情之中表露出强大的自信:“请陛下放心,现在的新军足以调拨出三千精锐直接杀敌,而且臣愿意保证,他们经过训练之后,有能力应对战场上的一切意外情况!绝不坠我大唐军威!”

    “好!”

    听到韩东时的保证,李世民的眼中闪过赞赏的目光。

    “待朕回到长安之后,朝廷会立即下达调兵令……”

    “陛下,臣有一请,现在整个大唐最了解如何使用燧火枪兵作战的,正是陛下,所以让他们直接上战场,最好归于臣下指挥!”

    韩东时丝毫不给李世民面子,当场打断了他,而且张口就有讨要统兵权的意思。

    “嗯?”

    李世民没好气地甩他一个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