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韩东时作为从没有上过战场的文臣,直接要求独领一军,任谁初听到都觉得是极过分的要求。

    即使李世民胸怀宽广,用人不拘一格,也没到心这么宽的程度啊。

    不过,听他忽悠……不,是说服之后,大家都觉得好像也不是没道理啊。

    目前大唐最了解燧火枪,最能发挥火枪军威力的,还真就是他。

    同时,若只是单独保护一支大的运粮队伍,作用很大,也确实能发挥独立作战的能力。

    因为左龙卫军之败,使得李靖转换策略,转攻为守,整个关中之地就没有一处地方敢说是绝对安全的。

    相对于长安和三辅之地,往前方的运粮队才是压力最大的,唐军不得不安排更多的步军进行护送,而且还需要沿途其他的军队进行策应。

    没几个将领敢拍胸膛保证,自己遇到突厥骑兵,还能完好无损地把粮草运至前线。

    火枪队若能以三千兵力保护大粮队北上而不出差错,等于立有大功。

    关键在于,韩东时真能做得到吗?

    “韩东时,你对火枪军真有如此大的信心?莫要怪朕没提醒过你,军中不同朝廷,若许下大言却败军而逃,即使你没有死于突厥人的刀下,我大唐军法也不会放过你!”

    说到此处,李世民表情严肃,不再打趣或者试探于他,这本就不是个轻松的话题。

    韩东时也同样端正态度:“我既然敢在陛下面前说出这番话,就准备好负起相应的责任!”

    程咬金还想开口,试着再给他个台阶,却被秦琼轻移身体半挡在后面,对着他微微摇了摇头。

    秦琼知道这位老兄弟心疼儿子,想要减少他上战场的风险。

    可是,当陛下与韩东时分别表达了清晰态度之后,此事已经牵扯到军法威严。

    正如陛下所说,假如韩东时领军吃了败仗,即使是陛下他本人,也护不住此人。

    程处亮当初既然选择了站队韩东时,那现在也是他得负起责任的时候。

    火枪军果然立下功劳,没出差错,就代表燧火枪果然是能适应战场,对抗突厥人的有力武器,作为最先带领新式军队的程处亮,自然水涨船高,必成未来的军中新星。

    相反,程处亮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即使他是卢国公府的二公子!

    程咬金看了看秦琼,又看了看陛下和韩东时,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把刚要出口的话给憋了回来。

    罢了,儿子有儿子的福气,自己也不可能护他一辈子,身为程家男儿,上战场也是早晚之事,后面就看他的气运和本事了。

    程咬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靠着他跟李靖将军还有尉迟敬德的交情,托他们好好照应下自己的儿子。

    刚刚韩东时确实说过,靠自己独领一军,独立作战,这样就不会影响到李靖正常用兵,但他可没说过不让友军来支援。

    若他们真的遭遇突厥大军,有一支骑兵在旁策应,能起到的极大的作用。

    李世民见到韩东时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下来,而且语气坚定,内心也觉欣慰,自己当初是没有看错韩东时呀。

    此子虽然不太懂得朝廷礼节,有些恃才傲物,对于朝廷各种章:程也没放在心上过,但天下有才之人,多有独特性情,只要他不像那些腐儒一般,真的能解决问题而且愿意承担责任。

    这样的人才,才是李世民愿意相信并给予机会的。

    “好!朕便在此先许了你!将新军编为右威卫军,选调三千人负责北上运粮之责,右威卫军由你韩东时全权指挥!”

    “不过,你以一县令之身,独领一军作战恐有碍务议,朝廷那边也是麻烦,朕委你罗州长史,右威卫将军,兼任兵部员外郎,专责粮草运送!”

    韩东时反倒愣了一下。

    李世民的气魄,确实不愧名君风范,主要是……自己本来已经推掉了他给自己提的任命,现在为了独领一军,怎么又钻回去了?

    那么多官名,一听就有很多麻烦事儿啊!

    韩东时突然觉得有点儿牙疼。

    不过,想想程处亮的情谊,这段时间全力支持他严格训练的将士,还有可能会随军北上运粮的蓝田百姓们……

    切,不就是多接几个官职吗?我还不就信了,这样就没有摸鱼的机会了!

    韩东时长吸了一口气,直接应下了李世民的任命。

    除了比较任性的想法,韩东时心里也清楚,其实李世民做出这个决定,本身也要承受比较大的压力。

    他的任命若让朝廷那几个大臣去讨论,绝对不可能通过,只能靠着李世民生意独断,既是如此,若真出了问题,李世民自然要背上“识人不明”的名声。